金观平:促进信贷资金畅达小微企业

作者:金观平
发布时间:2025-05-18 15:48:34
来源: 经济日报

   小微企业将迎来更大的金融支持力度。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近日表示,将尽快推出支持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一揽子政策,做深做实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并将该机制扩展至全部外贸企业。

  小微企业融资难,难点之一在于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为缓解相关问题,2024年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建立了“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通过成立专班、基层走访、供需对接、政策宣讲等一系列措施,畅通银企沟通渠道,促进信用信息共享,推动信贷资金高效直达小微企业。

  搭建沟通桥梁,推动信贷资金直达畅达、精准滴灌。缓解银企信息不对称,政府部门、监管机构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小微金融服务落地,关键在区县,它最贴近基层,也最了解企业。因此,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以区县为抓手,要求区县层面成立工作专班,一手牵企业,一手牵银行,组织开展企业走访、需求摸排、融资推荐。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各地已累计走访经营主体超6700万户,发放贷款12.6万亿元。

  优化服务流程,让企业从“再等等”变“很安心”。惠企政策与企业感受之间有时会出现温差,部分原因在于政策落地执行不够扎实。作为服务企业的一线窗口,各金融机构需重点关注基层工作人员的诉求与难点,进一步完善尽职免责制度,厘清权责边界,解决一线人员“不敢贷”问题。纳入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的企业,原则上要在1个月内决定是否授信,如果可授信,银行要为企业开辟绿色通道,加快办理速度,提高服务效率。

  一系列努力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压减中间环节,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推动信贷资金直达小微企业。相较于大中型企业,小微企业的信用信息较难被获取、信用风险等级较难被判断,这为一些中介机构、中间环节提供了生存空间,无形中抬高了企业的综合融资成本。建立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就是要节约信息收集成本、压减中间环节、减少放贷成本和附加费用,实实在在降低企业财务负担。数据显示,目前通过该机制向小微主体新发放的贷款平均利率为3.66%。

  根据金融管理部门部署,接下来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将扩展至全部外贸企业。为确保政策落地稳、见效快,金融机构要加强前瞻性预判,坚持“一业一策”,立足小微企业的行业特点,增强服务的精准性和专业性,尤其要统筹分析企业的短期困难与长期发展前景,让受关税影响较大、经营暂时困难的经营主体感受到政策温度,让依法合规经营、有真实融资需求、信用状况良好的企业,都能够获得高效直达资金。(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金观平)

>更多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地方新闻 | 国内新闻 | 国际新闻 | 社会与法 | 社会万象 | 奇闻轶事 | 娱乐热点 | 明星八卦 | 综艺大观 | 影视快讯 | 楼市资讯 | 地产要闻 | 地方特色 | 饮食健康 | 厨房百科
车界动态 | 新车上市 | 购车指南 | 体坛要闻 | 篮球风云 | 国际足球 | 中国足球 | 投资理财 | 证券基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地网,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
本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均为中地网版权所有,部分作品由用户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站新闻爆料:924028811@qq.com  网站广告投放:15086320111   QQ:924028811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2号     黔ICP备12003314号-3 


中地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www.chinaerea.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