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戛纳中国馆,跟着电影游中国

作者:董桥
发布时间:2025-05-21 15:02:38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电影诞生之初,是每秒24格的真理,是以艺术之名探索世界珍奇的第七艺术。当百年电影跟随时代脚步进入现代语境,它不仅是承载思想、故事、情感和价值观的艺术形式,亦成为展现不同国家商业、文化、社会价值,助力世界文化交流的载体。

  法国时间5月15日,由国家电影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跟着电影游中国”交流会在法国戛纳中国馆举行,开启了今年戛纳中国馆精彩纷呈的系列活动。

  嘉宾主持人、海外发行人、制片人罗三表示,这项活动是中国电影产业与文旅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旨在展现中国电影的文化魅力,同时拓展中国电影的商业价值和社会效益,助力中国文旅走向国际舞台。

  巴黎中国文化中心精心组织策划极具中国特色的民乐演出,为本届中国馆带来惊喜开场,以琵琶、古筝、笛箫、二胡等中国传统乐器诠释当代中国电影经典旋律。活动现场演奏《权御天下》《霍元甲》等电影音乐,为世界友人展示中国音乐的独特魅力。

  来自中、美、法三国的嘉宾从自身行业经验出发,围绕“跟着电影游中国”的主题,分享如何以电影为媒,构建世界文化交流语境。

  以光影,觅同行者

  中国电影基金会副理事长姜涛从电影出发,向来到现场的海内外影人介绍了中国馆的发展历史及其对中国与世界电影文化交流的窗口性作用,分享了“跟着电影游中国”此次落地中国馆的意义以及中国馆后续多个精彩纷呈的主题活动,并立足中国电影不同发展阶段所取得的成绩,说明“高质量的内容、国际化合作与战略传播打破文化壁垒,让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技术结合成为连接全球观众的情感纽带。”

  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理事长焦宏奋表示,电影是一种影像的旅游,通过电影了解一个国家、民族、人民的生活、表达人们的情感,是一种非常具有国际化的表达。中国影史上的许多著名电影都成为连接观众与取景地文化交流的媒介,期待跟着电影一起游世界,游中国,游北京。

  北京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副主席、秘书长余俊生表示,今年的北影节提出了“看电影、爱生活”的主题,也提出了“春天来北京看世界上最好的电影”,同时启动了中国电影消费年。文商旅体的结合成为最大亮点,希望电影真正地走进观众,并将北京这座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的过去与现在展现给更多人。这次他带着电影《白塔之光》来到戛纳,通过电影讲北京的故事,让世界了解北京的胡同文化。

  与故事,共游中国

  从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诞生以来,历经百余年发展历程的中国电影成为世界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目前,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凭借超过150亿的票房成绩获得全球票房第五名,展现中国传统文化与创新结合的同时,让更多人渴望通过中国电影了解中国。

  今年的戛纳国际电影节依旧对中国电影青睐有加,《狂野时代》《花漾少女杀人事件》《风林火山》等作品的入围让世界继续倾听中国创作者的声音,了解中国的发展与变化。

  在交流会现场,中国著名演员、制片人梁静分享了其过往制片作品在国内引发旅游打卡文旅热潮背后的经验。梁静本次携新电影《东极岛》来到戛纳。她表示:“东极岛真的值得去,电影筹备期间,我了解到它是太阳照射到中国东方最东边的地方,那里的日出非常美,很多游客是为了日出去的。”

  事实上,因为一部电影带动取景地成为热门打卡地的事例屡见不鲜,不久前在洛杉矶举办了25周年纪念活动的电影《卧虎藏龙》便是一例。这部影史佳作曾在安徽宏村、浙江安吉竹海、河北苍岩山等地取景,美国著名制片人唐娜·史密斯分享了制作这部电影时的幕后故事,她说:“我曾经和张艺谋、李安、吴宇森等大导演合作,在他们身上学到了许多。当它出现在大银幕上,你会觉得一切都美好而值得。”

  法国导演菲利普·米尔在中国有三年的生活经历,他表示自己喜欢电影,也喜欢中国,特别是广西。他分享了自己与演员黄渤的交流故事:“去年在中国馆的交流会上,黄渤和我聊到了涠洲岛。在那之后,我和中国电影团队一起去涠洲岛旅游,同时为电影做准备。”

  跟着电影游中国,是通过电影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转化为世界文化和世界文明有机的组成部分并产生影响,这是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关键,是让世界认识中国、了解中国、深入中国乃至爱上中国的方式。中国电影已经步入新的历史节点,相信未来将有更多人愿意跟着电影游中国,甚至走出电影亲历那些正在发生的、丰富多彩的中国故事。(总台记者 董桥)

>更多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地方新闻 | 国内新闻 | 国际新闻 | 社会与法 | 社会万象 | 奇闻轶事 | 娱乐热点 | 明星八卦 | 综艺大观 | 影视快讯 | 楼市资讯 | 地产要闻 | 地方特色 | 饮食健康 | 厨房百科
车界动态 | 新车上市 | 购车指南 | 体坛要闻 | 篮球风云 | 国际足球 | 中国足球 | 投资理财 | 证券基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地网,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
本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均为中地网版权所有,部分作品由用户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站新闻爆料:924028811@qq.com  网站广告投放:15086320111   QQ:924028811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2号     黔ICP备12003314号-3 


中地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www.chinaerea.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