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班延误管理应效率优先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7-26 13:48:10
来源: 广州日报
原标题:航班延误管理应效率优先

  对于航班延误善后管理规范,应遵循市场调节、效率优先的原则。执行延误超时下飞机新规,要以旅客身心健康为重;管不管吃住,可由市场调节。

  交通部运输部最近发布的《航班正常管理规定》引起广泛热议,《规定》中有两条规定颇引人注目:一是,如果航班在机坪上延误超3小时,须安排旅客下飞机;二是,非航空公司原因延误,食宿费用由旅客自理。

  先说前者,这在国内是创新性规定。如果说航班长时间延误而无法登机是一种心理折磨,那么登机后长时间不飞,则是对身心的双重打击。按照以往各航空公司的内部规定,旅客一经登机,不得下机,直至到达目的地。于是,关于“旅客被困机舱×小时”的新闻不断发生。

  譬如,前年,上海籍香港艺人陈嘉佳自爆因天气原因,在深圳被困机舱11小时,这个时间概念,相当于从早上上班到回家吃完晚饭看完新闻联播。长时间被限制于密闭场所,对旅客身心的影响可想而知:焦虑、呼吸不畅、有特殊病史者存在发作风险。今年2月,美国曾发生过旅客被困机舱3小时且不得使用厕所的事情,机上一名孕妇如此抱怨:没有新鲜空气、没有空气流通,我甚至感觉自己无法呼吸。

  延误超时须安排旅客下飞机,是个好规定。但执行起来可能不会那么顺畅。你看,美国早就有这样的规定,照样发生了旅客被困3小时的事。国内一家航空公司运控负责人说得很直接:“延误3个小时就要回到原机位安排旅客下飞机这个很难执行。”原因是,根据要求,飞机只有在撤离轮挡以后,才可进入机坪排队,如果安排旅客下机,对后续排序放行会造成混乱。

  再说说管不管吃住这件事儿,这一相关规定争议最大。其实,这是一个很老的规定。早在1996年,民航局颁布的《中国民用航空旅客、行李国内运输规则》就提到,因天气、突发事件、空中交通管制等非承运人原因,造成航班在始发地延误或取消,食宿费用由旅客自理。但事实上,该规则实施20年来,航空公司基本上还是给旅客解决吃住的,这是因为:一来,航空运输竞争激烈;二来,一些所谓“非承运人原因延误”其实就是承运人原因延误。现如今,高铁发展迅猛,航空公司的“抢客战”愈发激烈。这时候要让航空公司不折不扣地执行这一老早就有的规定,就更难了。

  所以,对于航班延误善后管理规范,应遵循市场调节、效率优先的原则。执行延误超时下飞机新规,要以旅客身心健康为重;管不管吃住,可由市场调节。值得欣慰的是,对于前者,《规定》有强制措施——违者最高罚款10万元;对于后者,则不作硬性约束。

>更多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地方新闻 | 国内新闻 | 国际新闻 | 社会与法 | 社会万象 | 奇闻轶事 | 娱乐热点 | 明星八卦 | 综艺大观 | 影视快讯 | 楼市资讯 | 地产要闻 | 地方特色 | 饮食健康 | 厨房百科
车界动态 | 新车上市 | 购车指南 | 体坛要闻 | 篮球风云 | 国际足球 | 中国足球 | 投资理财 | 证券基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地网,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
本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均为中地网版权所有,部分作品由用户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站新闻爆料:924028811@qq.com  网站广告投放(+86)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   QQ:924028811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2号     黔ICP备12003314号-3 


中地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2
www.chinaerea.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