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夏天怎么过?雪糕冰箱全有,还有绝世好方法(图文)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7-28 09:44:13
来源: 新华网广东频道综合 

 最近,全国各地被热得“大红大紫”,局部地区气温超过40℃!

 

 

 

 

 

 

 

 

 

 

  出门遭遇“桑拿天”,小编这朵祖国的花朵都快蔫了,讲真,我这条命是空调给的。

 

 

 

 

 

 

 

 

 

 

 

  那么问题来了,在古代,没有空调......人们是怎么熬过来的?在这里,小编要把古人至高无上的避暑秘籍传授给你们!那就是:

 

 

 

 

 

 

 

 

 

 

  唐代高骈在《山亭夏日》中写道,“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夏天有着多么美好的景色呀!别开玩笑了,现实的夏天应该像杜甫说的,“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

 

 

 

 

 

 

 

  其实在古代人们避暑的方法还真不少,真正凝聚了古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劳动人民的智慧,快来学习一下吧!

 

 

 

 

  1.藏!冰!

 

 

 

 

  别以为古代没有电冰箱古人就没有冰块,早在先秦时代,人们便利用天然冰来制冷,用于给食物保鲜、做冷饮。

 

 

 

 

 

 

  《周礼》记载,当时周王室为保证夏天有冰块使用,专门成立了相应的机构管理“冰政”,负责人称“凌人”。此部门的编制不小,共有80名“职工”。一般从每年冬天的12月起,工人开始采集天然冰块进行储存。

 

 

 

 

 

  后来人们想出办法在冬天的时候把冰保存在地下室里。

 

 

 

 

 

 

  《诗经》中有一首诗叫《七月》,里面讲到奴隶们在冬天去凿取冰块,供贵族享用:“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意思是把冰块凿下来,藏到冰窖里去。

 

 

 

 

 

 

 

 

 

 

 

  冰窖建在阴凉的地方,深入地下。用新鲜稻草跟芦席铺垫,把冰放到上面之后再盖上稻糠、树叶等隔温材料,然后密封窖口,待来年享用。

 

 

 

 

 

 

  《大清会典》记载,当时紫禁城内有5口窖,藏冰25000块;景山西门有6口窖,藏冰54000块;德胜门外3口窖,藏冰26700块。

 

 

 

 

 

  由于储存条件简陋,每年大概有三分之二的藏冰会融化,所以古人不得不将藏冰量提高到所需使用冰量的三倍。有学者根据这些记载推算,5000块藏冰窖的容积,相当于现在一幢五层四单元住宅楼的体积。

 

 

 

 

  2.没冰箱也能自!制!冰!

 

 

 

 

  住在北方的古代人可以在冬天藏冰,那终年不结冰的南方地区怎么办?

 

 

 

 

 

 

 

 

 

 

  大约在唐朝末期,工匠们在生产火药时开采了大量硝石。他们偶然发现硝石溶于水时会吸收大量的热,能使周围的水降温直至结冰。

 

 

 

 

 

 

 

 

  于是一些能工巧匠便开始利用硝石制冰:工匠们将水放入罐内,取一个更大的容器,在容器内放水,然后将罐子放在容器内,并不断地在容器中加入硝石,结果罐内的水结成了冰。又可以愉快地喝冰米酒啦!

 

 

 

 

 

 

 

 

  3.冰!激!凌!

 

 

 

 

  春秋末期,在诸侯的宴席上已出现了冰镇米酒。

 

 

 

 

 

 

  《楚辞·大招》中也说“清馨冻饮”,清澄醇酽之酒冰镇之后宜于夏季饮用。楚国地处南方,盛夏时饮冰镇酒,自然是莫大的享受。

 

 

 

 

 

 

 

 

 

 

 

  (来源新华网数据新闻

 

 

 

 

  到了宋代,冷饮有了新的突破,市场上冷食的花样就多起来了。南宋时期,夏天街市上就有出售“雪泡豆儿水”“雪泡梅花酒”等饮料。元代的商人甚至在冰中加上果浆和牛奶,这和现代的冰淇淋已是十分相似了。

 

 

 

 

 

  (来源新华网数据新闻

 

 

 

 

  元朝为了保守制作工艺的秘密,元世祖忽必烈颁布了一条除王室外禁止制造冰激凌的敕令。马可·波罗来中国时,受元世祖赏赐,尝到了当时的皇家冷饮“冰酪”(由果汁、牛奶、冰块等调制而成)。他离开中国时,把冰激凌的制作方法带回意大利,后来又传到法国和英国。

 

 

 

 

 

 

 

 

 

 

  到了明清时期,人们开始售卖“凉果”,就是用各种水果,浸在冰水里,咬一口,透心凉啊!

 

 

 

 

 

  (来源新华网数据新闻

 

 

 

 

  4.空!调!房!

 

 

 

 

  如今,天一热我们就躲进空调房享受凉风,其实古代也有“空调房”,名曰:“凉屋”或者“凉殿”。

 

 

 

 

 

 

 

 

 (唐代清凉殿想象图)

 

 

 

 

 

 

 

  (唐代有名的“空调房”—含凉殿)

 

 

 

 

  唐代宫廷凉殿常傍水而建,采用类似水车的方式推动扇轮摇转,产生风力将凉气送入殿中。并用水车把池水运到屋顶的水罐中,让水从房檐四周徐徐流下,回到水池,如此循环,形成人造水帘,激起凉气,得到降温。

 

 

 

 

 

 

  《唐语林》卷五记载御史大夫王某“宅第有一雨亭。檐上飞流四注,当夏处之,凛若高秋。”到了宋代,凉殿四周还摆上各种花卉,冷风送香,妙不可言。

 

 

 

 

 

  到了宋代,不但以风轮送冷水凉气,人们还在蓄水池上和大厅四周摆设各种花卉,凉风阵阵,送来怡人花香。我只想这样静静躺着......

 

 

 

 

 

 

 

 

 

 

  5.风!扇!

 

 

 

 

  古时候,扇子又名“摇风”、“凉友”,无论王孙贵族,还是平头百姓,都离不开这件纳凉神器。

 

 

 

 

 

 

 

 

 

 

  在西汉,京城长安有位能工巧匠丁缓,为了祛暑,把7个一丈长(3.33米)的大轮连在一起,做成一把巨大的“七轮扇”。

 

 

 

 

 

 

 

 

 

 

 

 

  《西京杂记》记载,这把扇子“一人运之,满堂寒颤。”

 

 

 

 

 

  一个人操纵,可以让满厅堂的人都感到凉爽,这就是吊扇的前身呀,不过操作的那位肯定是汗流浃背了。

 

 

 

 

 

 

 

 

 

 

  (这位丫鬟,辛苦你了)

 

 

 

 

  6.冰!箱!

 

 

 

 

  其实古人也有自己的“冰箱”,早在商周时期,富贵人家就已经懂得贮藏冰块。湖北曾出土一件战国时期的“铜冰鉴”,算是世界上最早最原始最绿色的“冰箱”。

 

 

 

 

 

 

 

 

 

 

  明清时期,皇家宫殿房间内出现了可移动式“冰箱”:即贮放冰块的木柜,上面镂空,当冷气出孔;中部空间可储存食物、冰镇西瓜、冷饮。

 

 

 

 

 

 

 

 

 

 

  春秋战国时期,冰鉴是青铜的,到后来就逐渐用木头代替了。同时,冰鉴的盖子上也多也几个孔。这样一来,除了可以做冰箱,还可以通过这几个孔往外冒冷气,变成冰箱空调一体机。

 

 

 

 

 

 

 

 

  (清代乾隆皇帝御用的掐丝珐琅“冰桶”)

 

 

 

 

 

 

  

(清朝的冰箱)

 

 

 

 

 

 

 

 

 

 

 

 

  事实上,还有一种绝世好方法!

 

  现代无,唯独古代有!

 

 

 

 

 

  这天儿太热了啊,皇上!

 

 

 

 

 

  新华网广东频道综合新华网、京华时报、来出书等

>更多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地方新闻 | 国内新闻 | 国际新闻 | 社会与法 | 社会万象 | 奇闻轶事 | 娱乐热点 | 明星八卦 | 综艺大观 | 影视快讯 | 楼市资讯 | 地产要闻 | 地方特色 | 饮食健康 | 厨房百科
车界动态 | 新车上市 | 购车指南 | 体坛要闻 | 篮球风云 | 国际足球 | 中国足球 | 投资理财 | 证券基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地网,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
本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均为中地网版权所有,部分作品由用户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站新闻爆料:924028811@qq.com  网站广告投放(+86)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   QQ:924028811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2号     黔ICP备12003314号-3 


中地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2
www.chinaerea.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