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铭:互联网教育不该是应试教育的升级

作者:
发布时间:2016-12-05 22:02:52
来源: 人民网-教育频道

 人民网北京12月5日电 (记者 郝孟佳)今天,2016年移动互联网智能英语教学研讨会在北京四中初中部举行。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说,技术给教学提供了一个平台,但是怎样把它用好,对教育形成好的影响,不取决于技术本身,而是我们的价值追求。

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表示,中国有很多人在做互联网教育,但是真正利用这个技术带来教学方式深层次变革的并不多,甚至可以说,很多产品带来的不是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变革,而是应试教育的升级。

今天,学生获取知识已经可以不主要依赖于老师的口述,甚至也不依赖于课本。那么老师的角色是什么?学生为什么一定要到学校来?刘长铭认为,学生之所以来学校是为了构建一个学习的社区,老师的功能作用和价值已经由知识的复述传播者到构建一个社会、学习的社区,学生在其中不止完成知识的构建,而更要完成社会化的构建。学校通过教育让孩子获得自我调控、沟通、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不仅仅是掌握了知识就具备了这样的能力和核心素养。教学,不止是让学生掌握词汇和句型,而是让学生完成自己作为社会人的成长。

“今后的教学改革应该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品格,要从新的角度设计教材和课程任务。”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专家龚亚夫认为,现在的英语教材往往没有考虑学生的品格培养和高阶能力。比如英文对话,就是让学生背句型,但是句型没有语境,语境中也没有完整的信息。因此,学生关注的就是句型,能熟练背诵句型,却不能在课外真正运用。

“语言技能只是交流的一个方面,还要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是品格、道德观念、思维方式的交流。所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并不是要掌握句子的结构,单词等,而是要教会学生把认知、情感和语言结合,把外语融入实用当中。”龚亚夫说,现在的教材主要考虑的还是语言的运用,列举对话。但对话是编造的,不考虑真实性,因此造成一些学生写的英文都没错,语法都正确,但却不是真正的交流。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技术学院教授李玉顺表示,当前,技术进入课堂,课程在发生变化,学习方式和评价都在变化。零散的自下而上的精细的知识的传授观念已经变得不够了,越来越多的教育人士认识到要重构课程。

研讨会上,北京四中初中部优秀英语教师为大家带来了三堂别开生面的英语展示课。课上,教师们深度结合了移动互联网最新技术,利用目前在全国被中小学广泛使用的盒子鱼英语教学平台,充分展示了北京四中在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条件下,在教学模式创新上的探索成果。

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的“十三五”规划课题:《中小学在移动互联网智能教学系统下的英语教学应用与研究》,也于同日启动。

>更多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地方新闻 | 国内新闻 | 国际新闻 | 社会与法 | 社会万象 | 奇闻轶事 | 娱乐热点 | 明星八卦 | 综艺大观 | 影视快讯 | 楼市资讯 | 地产要闻 | 地方特色 | 饮食健康 | 厨房百科
车界动态 | 新车上市 | 购车指南 | 体坛要闻 | 篮球风云 | 国际足球 | 中国足球 | 投资理财 | 证券基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地网,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
本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均为中地网版权所有,部分作品由用户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站新闻爆料:924028811@qq.com  网站广告投放(+86)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   QQ:924028811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2号     黔ICP备12003314号-3 


中地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2
www.chinaerea.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