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中国“磁选”终于走向世界了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3-14 19:00:17
来源: 当代江西

 以下文章来源于当代江西 ,作者李梦玉 彭雪英

当代江西.

中共江西省委当代江西杂志社主办的宣传学习平台。

干一行爱一岗,不为繁华易匠心;择一事终一生,不知春去几多时。科技创新成果节节开花的背后,不仅仅是熊大和带领团队勇攀高峰的努力,更是众多后起之秀接力赛跑、久久为功的拼搏。

不久前,全国首届“国家卓越工程师”获得者、赣州金环磁选科技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SLon立环脉动高梯度磁选机的发明者熊大和博士从北京载誉归来,与记者讲述起他在中国“磁选”领域40年的科技攀登之旅。

熊大和与公司博士团队进行技术交流。图源网络

“我就想为国家做点事情,不出国”

记者刚到办公室,看到熊大和正在给技术人员答疑解惑。“熊博士虽然早就退休了,但他每天照常来公司上班,工作中大家遇到技术难题经常向熊博士请教,他是金环公司坚强的技术后盾。”研发中心高级工程师李雨涵介绍。

听完我们的来意,熊大和笑了一下,说:“我为自己这次能入选国家卓越工程师感到非常荣幸,然而,荣誉是属于大家的。我只是一名普通人,按照爱迪生‘1%的灵感加99%的汗水’说法,在‘磁选’研发道路上,我体会最多的是汗水。”

讲起这40年来的奋斗岁月,熊博士颇为感慨。他自幼家庭贫困,1966年小学毕业后赶上了“文化大革命”,未能上正规初中,被宜丰县一所农林中学录取,两年半后因该校倒闭就地分配参加劳动。这一待就是9年。

1977年恢复高考,他考上江西冶金学院(现江西理工大学)选矿专业。入学后他一头扎进图书馆,从书本里,他知道了“传统强磁选机磁介质容易堵塞,微细粒级弱磁性矿物的选别是长期困扰选矿界的世界难题”。当时我国有很多宝贵的矿产资源被严重浪费,强磁设备完全依赖进口,令人何其痛心。

“做高梯度磁选机,而且要做就做全世界最好的!”梦想便在他心中扎根,“磁选”的科研之路从那时开启。

拿出一本装订整齐、纸面发黄的材料,熊大和说:“这是我的本科论文,里面记录了我认识高梯度磁选技术的过程。”

当时,学校的实验设备并不完善,只有一台充磁器,实验条件简陋。他和同学们利用实验室原有的充磁线圈自制了一台简易的周期式高梯度磁选机。刚试验时,高梯度磁选机模型既没有振动也没有脉动,选矿效果并不好。

熊大和尝试把磁介质固定在铁棒上,试验时发现铁棒上附满了磁性非磁性矿物,拿铁锤敲了下铁棒,发现精矿品位显著提高。原来,振动是提高高梯度磁选机分选效率的有效手段!之后经过反复多次试验,均得到论证,这一研究成果就写进了这篇本科毕业论文。

1982年,本科毕业后,他被分配到赣州有色冶金研究所工作,期间在中南工业大学攻读了硕士,硕士论文做的是振动高梯度磁选。

在面临是否出国读博的抉择时,他并没有过多的犹豫,选择继续在中南工业大学攻读博士。虽然说当时留学归来的“洋博士”很走俏。“我也不在乎这些,我就是个‘土博士’,咱国内自己培养的。”熊大和很是自豪地说。

在中南工业大学读博期间,他一边上课,一边钻研磁选核心技术。“但这些研究终究还是在纸上、理论上,不能直接产生生产力,我想自己造磁选机,走向厂矿。”他的想法得到了研究所领导的支持,并提供了10万元科研经费。在机械设计、制造人员的工作协助下,他不断画图、设计、加工、组装,一次次失败,一次次重新开始。

苦心人,天不负!700多个日夜奋战,熊大和终于在博士毕业的前一年,带领团队设计出了世界首台SLon-1000立环脉动高梯度磁选机。

熊大和与学生交谈。图源网络

“人生能有几回搏,不搏下怎么知道结果呢”

干一行爱一岗,不为繁华易匠心;择一事终一生,不知春去几多时。

1989年,熊大和所在的研究所与姑山铁矿签订了SLon-1500设备的研制与试验合同,该机每小时处理矿石20吨至30吨。“这次的试验合同相当于是一个‘对赌’协议,如果试验不成功,不但意味着收不到款,单位损失大,更是对立环脉动高梯度磁选机的研究方向提出了质疑,压力特别大。”熊大和坦言。

试验运行中,故障率特别高,大半时间都停工检修,主要问题是机型增大,网介质容易松动,发生烂网,每天都要换网、加网,占维护工作总量的90%以上。两年间,熊博士每天都在矿山调试设备,经常全身汗渍、满身矿泥。

“他啊,干起来活来比工人都更能吃苦,工人还会嫌脏,他从不嫌脏。我们干这个活,人必须钻到机器下面去。在那个矿山里面,大学生都不多的地方,突然说来了个博士,还这么干,下面的工人都很佩服他。”熊大和曾经的同事王键敏回忆说。

经过在姑山铁矿3000多个小时的应用后,铁精矿品位提高了6%,回收率提高了13%,选矿指标创造了姑山铁矿历史最高水平。“我很高兴,因为这意味着我们实现了从实验室的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试验设备每走一步,我的信心也就增加一分。”熊大和说。

2000年,鞍山钢铁公司得知熊博士的产品在姑山铁矿成功应用后,便联系到他,计划尝试使用。但是双方谈了三个月,一直没有进展,一同参与对接的同事,产生了放弃该项目的念头。

“我打电话给王工说,可能目前只有你和我知道,这个磁选机是世界上最好的,其他很少人知道,搞不成实在太可惜了。最后,他还是陪我去了鞍钢。”

面对难得的机会,熊大和选择了坚持。项目终于谈成,随后他带领团队4人来到鞍钢。“我记得那是东北50年来最冷的一次,被我们赶上了,熊博士的手上长满了冻疮。当时考察作业率,为了保证作业率高,他24小时守在机器边上。”赣州金环磁选科技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建设说。

三个月的工业试验,熊大和带领团队设计研发出一条全新的工业流程,成功解决了原磁选机能耗大、污染重的问题。而鞍钢大规模采用他们的设备,为中国甚至世界树立了一个典范。

从此,该磁选机成为选矿界的明星产品,开始用于国内各大矿山的矿石分选,每年处理矿石十多亿吨,创造了我国弱磁性铁矿和多种微金属矿选矿历史最高水平。

熊大和在生产一线指导。图源网络

“后面有狼追赶,你必须比狼跑得更快”

“把设备卖到国外去,才对我们国家有贡献,这才是爱国。”随着产品在国际上知名度的日渐提高,熊大和多次应邀赴南非参加国际交流合作。

“当时坐火车去北京转机,火车非常挤,没有座位,熊博士坐在地板上都在学英语,就是为了能跟国外的客户更好地沟通,把中国的产品介绍得更好。”熊大和曾经的同事曾文清感慨道。

为了不错失这次打开国际市场的机会,熊大和作了充足的准备。“我这个人不善交际,在跟那些矿山老板谈判的时候,我就想着怎么样从产品性能上去说服他们。”熊大和说。

与此同时,针对南非矿产特点,他设计了SLon双立环脉动高梯度磁选机,成功征服了南非客户,创下了我国强磁设备出口的先例。

“不能躺在功劳簿上,我们后面有狼追赶,你必须比狼跑得更快,才能保持领先,所以我们要不断创新。”目前,超过4000台SLon系列磁选机在国内外2000多家厂矿企业推广应用,国内强磁选机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

科技创新成果节节开花的背后,不仅仅是熊大和带领团队勇攀高峰的努力,更是众多后起之秀接力赛跑、久久为功的拼搏。

2001年,熊大和在母校江西理工大学担任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校外导师。这期间,他与学校联合培养了12名硕士。“熊老师始终深入科研一线。”金环磁选副总经理任祥君说,“老师退休不退岗,依然坚持每天到公司指导大家,且拒领公司报酬。”

“只要是大家想学的,我都会毫无保留地教给他们。”熊大和说。

前浪托举,后浪奔涌。熊大和关心爱护青年人才,为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铺路搭桥。“大一时我非常迷茫,直到熊老师来校作讲座,才让我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熊大和的开门弟子陈禄政说。陈禄政如今已是昆明理工大学“高梯度磁选理论与技术”学科方向负责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锻造国之重器,攻克技术堡垒,熊大和用一次次坚守担当,诠释科技理想与育人初心。

原标题:《​四十年,中国“磁选”终于走向世界了》

>更多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地方新闻 | 国内新闻 | 国际新闻 | 社会与法 | 社会万象 | 奇闻轶事 | 娱乐热点 | 明星八卦 | 综艺大观 | 影视快讯 | 楼市资讯 | 地产要闻 | 地方特色 | 饮食健康 | 厨房百科
车界动态 | 新车上市 | 购车指南 | 体坛要闻 | 篮球风云 | 国际足球 | 中国足球 | 投资理财 | 证券基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地网,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
本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均为中地网版权所有,部分作品由用户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站新闻爆料:924028811@qq.com  网站广告投放(+86)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   QQ:924028811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2号     黔ICP备12003314号-3 


中地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2
www.chinaerea.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