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氧水的“高”“富”之争

作者:
发布时间:2014-08-01 15:38:33
来源:
 中国精英网/赤子杂志社 记者 薛京 王淑先


       “可以喝的氧”,这句话听上去很美。然而7月13日,由北京市科协等机构共同发起的最新一期“每月科学流言榜”发布后,这句话开始受到各方质疑。

       一种宣称喝了可以补氧的新产品“富氧水”进入这期的流言榜榜单。虽然经第三方测定,富氧水的含氧量的确比普通矿泉水高,但专家指出,人吸入一口空气中的含氧量,要远远高于一瓶500毫升富氧水中的含氧量,富氧水纯属商业炒作。

“氧之泉”高氧水


       早在富氧水推出之前,市面上就有一种类似产品名为“高氧水”。目前人们对富氧水的口诛笔伐却没有让高氧水受到牵连。高氧水比富氧水好在哪里?两者有什么不同?近日,本网记者就此专访了“氧之泉”高氧水的生产商--浙江世纪恒丰茂发饮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郑跃伟。

       高氧水VS富氧水:高氧水的氧疗作用有据可查

       记者(以下简称“记”):前不久,宗庆后在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上说:“娃哈哈每年推出2-3个新产品,但枪打出头鸟,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总会引起争议。”宗 庆后这番话是针对今年2月底娃哈哈推出的富氧水的。其实,宗庆后并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起码贵公司推出高氧水的举措就走在了他的前面。“氧之泉”高氧水 量化生产的时间是在2011年,当时全国还没有几家生产商吧?

       郑跃伟(以下简称“郑”):当时也就杭州、湖州、厦门几家公司在做“涉氧”饮品。请注意我这里的用词,是“涉氧”饮品。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其它“涉氧”饮品只在成分中含了氧这种原料。

       记:请问高氧水和富氧水有什么不同?或者说它们就是同一类产品,只是命名的差异?

       郑: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首先是企业标准的不同。高氧水企业标准首次明确提出了特征性指标——溶解氧及其检测方法。

       其次是生产工艺的不同。富氧水是将液态氧滴加到水中,气化增压。由于这个原因,所以富氧水用的是含气瓶,没开盖之前很硬,开盖以后迅速变软,打开瓶盖的瞬 间能听到明显的一声“哧”的气流声,因为里面的气体跑掉了,因此可以说,富氧水中的氧没有真正稳定地溶解到水里;而高氧水是在常温常压下溶氧、灌装,用的 是不含气瓶子,瓶内压力在开盖前后是没有变化的,不存在诸如富氧水气体逃逸现象。

       第三,原料的差异。富氧水用的是工业制成的液态氧;高氧水使用的则是通过分子筛制氧机分离出来的大自然空气中的氧气,通过净化活化处理以后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把它溶解到水里去。至于如何溶解进去,这是我们专利的核心技术。

       第四,内容物的不同。富氧水里含有纯净水、碱性添加物、液态氧汽化出来的氧气、大量的空气(主要是氮气);而高氧水在满罐的状态下,溶剂只有纯净水而溶解的物质只有氧气。

       第五,核心价值的不同。富氧水能否为机体起到辅助供氧的效用,没有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的资料相关佐证和严格的基础和临床应用效果验证,目前富氧水所引用的 文献资料都是我们的前期研究成果,因为产品不同,纯属移花接木;而高氧水临床研究和应用已经长达15年,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国内外发表了大量的论文,获得 了多项科技奖,得到了多学科专家审查和鉴定。

       因此,这并不是命名上的差异。

       记:看来,高氧水和富氧水的核心差异是生产工艺的不同。

       郑:对的。生产工艺决定了氧气是否真正溶解到水中,如果不是溶解在水中氧气,因单纯依赖压强增大而进入水中的氧气,当打开瓶盖后水中的氧气与大气压存在较大的压力差,就会出现许多气泡而立即释放到空气中,部分饮品的气就是这样形的。

       记:高氧水的氧保健作用有具体数据支撑吗?

       郑:是的,为此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和我们经历了长达15年的基础研究、临床试验和临床应用过程。从1998年开始进行研究,陆续在动物和人体进行 试验和应用,截至2008年的数据是,全国将近三千家的医疗机构里面,用这个技术制备成的高氧液治疗临床疾病超过800万人次。三千家医疗机构都有哪些, 这在公开发表的论文中都有标注。

       记:有没有一些量化的指标来指示高氧水和富氧水之间的差异?

       郑:溶解氧含量:使用进口膜电极测氧仪在开放环境下检测,高氧水中溶解氧含量稳定在30mg/L以上;而富氧水则数值跳不停,因为它加氧量虽高,但是呈气态,不断在逃逸、变化。

       另外还有电导率,电导率值越小说明水越纯净。富氧水的电导率约30左右,表明溶解性总固体含量较高;而高氧水的电导率只有3.15。虽然这个值低于50都是合格的,都在国家允许的范围内,但是应注意的是这是在高氧状态下。

       氧之泉VS娃哈哈:富氧水中的氧能否被人体吸收

       记:氧之泉比娃哈哈的售价高出8倍之多,请问两者的生产成本是不是也有很大出入?

       郑:当然。其一,我们选择的瓶子的成本是不一样的,瓶子的成本大约是娃哈哈的4.3倍。塑料也是会透气的,为了尽量保证溶解氧不逃逸,我们选用了高粘度的克重很大的瓶子,所以成本上去了。

       其二,我们选择在仙居建厂,是因为这里山好水好空气好,是基于产品对水和空气的质量要求高的背景,而由此产生的结果是运费高,一瓶水的运输成本是娃哈哈20倍还多。

       还有生产量。由于溶氧工艺的不同,我们首先要进行2.5个小时的水处理,然后溶氧约4个小时,抽检溶解氧达到30mg/L以后,才开始罐装。从每天的产能上来看,娃哈哈是我们的6倍以上,自然可以摊薄成本。

       记:娃哈哈富氧水的售价在3元左右,比较低廉,同时,他们还聘请了王力宏作形象代言人,这些传统的营销方式,让娃哈哈迅速占领了各个终端。记者前几天还在 小区的小超市里购买了一瓶。可能很多人觉得花上3元钱买一瓶含氧的水来体验一下吸氧的感觉,是无需过多考虑的;但如果让人们花二十多元去消费一瓶氧之泉的 水,心里还是会反复掂量。请问娃哈哈富氧水的出现和迅速普及是否给氧之泉高氧水的销售带来了冲击?

       郑:不仅仅是冲击,也有相辅相成有益的一面。

       相对而言,国外发达地区氧疗氧保健的概念已非常成熟,而我国这个概念远未普及。娃哈哈作为饮料行业的领军人物来参与这个市场,对这个概念的推广普及是有帮助的。

       富氧水的出现目前还没有给高氧水带来实质冲击。因为我们产品的定位是相对高端的,而且是在有刚性需求的地方销售,比如西北高原。在北京、浙江等地环境和生 理不缺氧的情况下,喝高氧水可能没有太大的反应,但是到了缺氧的西北高原,你再喝这个水,就会明显地感受到它为人体带来的益处。

       记:娃哈哈富氧水“一瓶富氧水,漫步森林2小时”的广告词备受诟病,请您从专业的角度解读一下,这句话是否符合事实?

       郑:个人认为,这句广告词可能是觊觎了我们发表过的一篇关于高氧液治疗高氧血症的论文,文章里有这么一个结论:饮用两百毫升的高氧液后,血氧饱和度会上 升,上升的有效持续时间是45至60分钟,再加上一个缓慢下降的过程,大约时间是两个小时,我估计这句广告词是从这篇论文里引申出来的。

郑跃伟在中科协年会上发言


       质疑与争议:氧能溶解到水里吗

       记:如您所言,以含氧为卖点的水饮品在国内还是新生事物,还存在很多争议。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教授张大宏近日表示,娃哈哈的富氧水纯属商业炒作。他指出, 富氧水的商业炒作一般是:“每当你饮用富氧水,它会让更多氧气进入你的血液,滋养你的细胞,可以帮助你感觉更好,保持运动时的健康。”但是,这些宣传的效 果都无据可查。相信您在销售氧之泉的过程中也会时常面对各种争议,您如何对待这些争议?您是耐心解释还是置之不理,等待时间来厘清各种争论平复各种喧嚣?

       郑:这涉及到消费观念、健康观念培育和传统知识的更新问题,工作量和难度超乎想象,但是我们会持续的耐心宣教。

       针对玩哈哈富氧水的质疑,其核心问题是这个东西可信不可信,氧究竟能不能被溶解到水里,溶解了以后的氧能不能被人体所吸收,能不能起到一系列氧疗氧保健的作用。

       而对于我们的高氧水,我在前面已经回答了基础研究、临床试验和临床应用等效用支撑问题。实际上,这项“含有高氧的保健饮料”的国家发明专利荣获了2006 年“全军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08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这些奖项都是由院士参加评选的国家级的奖项。

       同时,我建议对于喝氧的效用问题,可以组织当面释疑。人们的质疑方式也不要简单引用哪个专家怎么怎么讲、哪个化学家如何如何说,大家都不要笼统地说什么氧不可能被吸收、没有效果、是噱头。

       或许这创新的无奈,只能让时间来证明。

       记:面对质疑与争议,看来您目前难以做到心平气和。  

       郑:我们希望和欢迎良师益友式、而不是个人观点的扼杀式的质疑,因为这样质疑连带了我们的高氧水和高氧保健事业,可能会毁了一个好产品、企业、行业,甚至创新的环境。

       记:徐礼鲜教授是高氧水的发明人、研制者,同时又是第四军医大学口腔附属医院麻醉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硕士、博士及博士后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享受专家。作为麻醉医师,徐教授是如何研制出高氧水的呢?

       郑:病人在实施了全麻手术后,是没有自主呼吸的。临床上有这么一个概念,人的自主呼吸没有了以后,必须在两分钟之内把管子插到位,用机械手段把氧气供应进 去,否则病人会有生命危险。而一些病人由于其生理结构比较特殊,存在插管困难。徐教授就想,怎么在呼吸道给氧不能到达的情况下,把人的血氧饱和度给维持 住?有没有不经过呼吸道供氧的途径?能不能把氧溶解到水里面,然后通过静脉点滴进去,是否就能把患者的氧饱和度提上去呢?

       于是,徐教授就开始进行不断的试验,经过了10年的漫长时间后才终于获得成功。

       从实验室走向市场:氧疗氧保健概念的普及需要一个过程

       记:徐教授这项“含有高氧的保健饮料”2006年就获得了“全军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为什么多年后才进入商业运作?

       郑:徐教授是一个非常儒雅的人,商业化概念很淡薄。他研究发明的动机是非常单纯的,仅仅是为了解决临床需求。直到现在他还有许多国家发明专利放在家里“睡 大觉”。2008年他的研究项目《特殊军事作业环境缺氧防治新技术及应用》申报国家科技进步奖时,我们全程陪同参与。在研究圆满告一段落的情况下,本着服 务全民健康事业的初衷,我们着手商量产业化问题,2009年专利引进到我公司,正式进行产业化开发。

       记:当时听说这个发明后是什么反应?

       郑:很兴奋!改吸氧为喝氧,开创全新喝氧时代,为人民群众追求身体健康提供了一种方便、有效、安全的新方法,符合健康产业发展趋势,而且没有吸氧的诸多条 件和资源制约,市场前景非常巨大。何况,这是很高级别的具有国家发明专利的东西,不是普通的东西,如果我们首创成功,即奠定行业品类领导者地位。

       而且2008年徐教授已经把临床总结都做出来了,万事俱备,只待产业化开发。

       记:人们对新生事物的接受需要一个过程和契机,事情开始时顺利吗?

       郑:最初我们比较理想化。我们认为高氧水这个产品的推出对全民健康事业是有很大帮助的,应该很顺利。但是实际上,我们在推广产品的同时,还要进行新知识的普及,打破人们原有的认为氧不可能溶解到水里面的传统观念。

       所以我们就要做人们没做过的,让大家印象深刻的事情。当然,这很可能是件极其困难的事情,也可能是一件能立刻回馈你的事情。如果人们开始认识到通过喝的方 式可以把氧喝进去,对人体有很好的氧疗氧保健的作用,自然而然高氧水就会迅速普及起来。只不过在这个关键点上出了娃哈哈富氧水事件,波澜突现。

       记:虽然遇到了不少困难,但仍然不改初衷?

       郑:这是肯定的。2012年我参加中国科协的年会时讲了一件事,当年上海一位女孩,从西藏的普兰县出发赶往拉萨,准备在那里和朋友一起庆祝她31岁生日, 然而从普兰县出发不久,她就出现了咳嗽等感冒症状,还去医院打了点滴。她没有太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第二天乘坐驴友的车继续往拉萨赶,当然还随身配备了氧 气瓶和药物,但她还是走了,生命就定格在31这个数字上了。

       我在年会上说,如果当时她知道有这种高氧水,那她很可能就是另外一种命运了。让我至今仍然特别惋惜的是,世界上已经有了这种救人的利器了,只是很多人还不知道,甚至还在质疑,就这样,一条年轻的鲜活的生命消失了,或许还会更多。

       记:新生事物都必然要经历一个从质疑到信任的去伪存真的过程,相信高氧水经过了时间的历练和各种事实的验证,一定会得到人们公允的对待。您认为为什么现在娃哈哈受到了各种质疑,而对高氧水的质疑就少得多?

       郑:娃哈哈富氧水在理论上缺乏数据作为支撑,虽然引用我们的研究成果应对质疑,但是不一样的就是不一样。而高氧水的氧疗氧保健的作用是有数据的,经过了临床验证了的。此外,还有国家权威的认定作支撑。因此我坚信,高氧水肯定会得到认同,造福于人。

       (链接)

       补氧Q&A

      
       关于补氧的问题,记者采访了高氧水的发明者,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麻醉科的主任医师、教授徐礼鲜。

       1、有句成语叫过犹不及,任何事都应该有一个分寸。有文献指出,如果人体吸入了过量的氧气,是有可能促使自由基的产生,而自由基是加速人体老化的根源。您对此怎么看?

       答:我们要知道氧中毒的定义是:引起氧中毒的唯一原因是长时间高浓度吸氧,但究竟给氧浓度的安全界限是多少,至今认识尚未完全一致。大多数学者认为吸入氧 浓度>60%超过24小时,或在高压氧环境下超过5小时有可能发生氧中毒。有科学家研究发现,动物吸入纯氧会出现中毒表现,人也一样,如果让人体进入一个 大气压的纯氧环境中,超过24时会发生氧中毒型肺炎,最后因呼吸衰竭而死。
      
       氧气对人的生存极为重要,一个人几天不吃东西有可能存活,而停止呼吸几分钟(也就是不吸氧气)则会很快死亡。人体得不到充足的氧,首先损害大脑神经细胞, 只要缺氧几分钟,大脑就会发生不可逆的损害,发生脑死亡。虽然氧对人体是如此之重要,但是从医学生理角度上而言,任何药物和补品以适量为宜,氧气作为人体 重要的生命必需物质也不例外。过度供氧非但无益,而且有害。长期吸入高浓度氧气超过一定时限,氧自由基的产生大于清除时,过多的氧自由基可能造成机体的功 能性或器质性损害,引起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引发肺泡内渗液,出现肺水肿、头昏、面色苍白、心跳加快等诸多问题。

       但是,只要人体内清除自由基的系统功能正常,适度的氧疗可以提高人体细胞新陈代谢能力、改善大脑供氧状况,能够增强人体的免疫力,调节脑神经系统功能,缓解神经疲劳、保持旺盛精力提高学习,工作效率,延缓老化。

        2、我百度了一些资料,看到美国营养学家帕梅拉佩克博士指出,正常呼吸所获得的氧气,比喝任何一种“含氧水”所获得的氧气都高出10倍以上,如果想获得更多氧气,只要张大嘴巴,深呼吸即可。您对这种说法怎么看?

       答:在正常生理情况下确实如此,呼吸道供氧是维持生命和生存的唯一器官和组织,只要肺和呼吸功能正常就能获满足机体所需氧气,或者在适量体力或脑力活动时可通过加快呼吸频率或呼吸幅度都能获得更多的氧气以满足机体所需。
      
       但在特定环境或特殊条件下,超过了正常机体呼吸调节极限,而仍不能满足机体耗氧需求时,就可产生缺氧,如下列情况:①剧烈运动,如篮球、足球、排球、长 跑、长时间、用脑过度等,不可能长时间通过加快呼吸频率或呼吸幅度来增加供氧;另外,如长时间深呼吸可增加氧供,但可引起二氧化碳排出过度而引发呼吸性碱 中毒;②肺弥散功能障碍人群,如慢性支气管炎、煤肺、尘肺、肺间质纤维化、肺气肿、肺心病等,肺通过加快呼吸频率或呼吸幅度来增加供氧的代偿能力差;③上 呼道通气障碍人群:如鼾症在睡眠中伴有呼吸暂停,可导致不同程度缺氧,时间久了,会引起人体内激素分泌功能紊乱,引起大脑、血液严重缺氧,形成低血氧症, 对心血管系统损害甚大,可引起高血压、冠心病、脑梗、心率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中风、性功能障碍等,严重者可致夜间猝死。这些人群在睡眠中呼吸的调节 已达极限仍产生严重缺氧;④环境缺氧,西藏高原地带,以及坑道、山洞、舰船、煤矿等缺氧环境。

       上述这些缺氧,单纯依赖呼吸调节固然非常有效,长时间呼吸调节也会产生如二氧化碳排出过多引起机体内环境紊乱等一系列病理改变,如在呼吸调节的同时再通过 消化道辅助供氧,已证明能够产生更好的效果,特别是当呼吸的调节已达极限仍产生严重缺氧,消化道辅助供氧更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适度的氧疗还有很多 可靠的保健功能,如提高机体新陈代谢、增强机体的免疫力、缓解疲劳等作用。

       关于溶解氧,在含21%氧气的空气中,常压下,37℃时1L水中,可溶解4.8mL氧气,而正常人的1L血液携带氧气150-230mL(平均 190mL),因为人体血液携带氧有二种方式,一种是化学结合氧,通过脱氧血红蛋白与氧气结合,结合率称为“氧饱和度”,如1L血液携带氧气190mL, 其中血红蛋白结合氧占约187mL;另一种方式的溶解氧称为“氧分压”, 1L血液中的溶解氧仅占3mL,全身血液中的溶解氧总量在13-15mL,溶解氧产生氧分压从毛细血管弥散到全血组织器官被利用,动脉血氧分压降低氧合血 红蛋白不断释放溶解氧以维持氧的供应。由此认为溶解氧对维持生命活动十分重要,如果空气稀薄,氧气分压太低,溶解在血液中的氧气也减少,会影响生命活动的 正常进行。吸入气中氧气含量降低到一定程度,人无法靠加快呼吸来维持血液中足够的氧气浓度,就可能导致死亡。

>更多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地方新闻 | 国内新闻 | 国际新闻 | 社会与法 | 社会万象 | 奇闻轶事 | 娱乐热点 | 明星八卦 | 综艺大观 | 影视快讯 | 楼市资讯 | 地产要闻 | 地方特色 | 饮食健康 | 厨房百科
车界动态 | 新车上市 | 购车指南 | 体坛要闻 | 篮球风云 | 国际足球 | 中国足球 | 投资理财 | 证券基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地网,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
本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均为中地网版权所有,部分作品由用户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站新闻爆料:924028811@qq.com  网站广告投放(+86)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   QQ:924028811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2号     黔ICP备12003314号-3 


中地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2
www.chinaerea.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