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6631个行政村完成生活污水治理
记者日前从省生态环境厅获悉,截至2023年12月底,全省13262个行政村中累计6631个行政村完成生活污水治理,治理率达50%,与2022年同期相比提升12个百分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取得积极成效。
“十四五”以来,云南省坚持生态化、资源化,坚持以用促治,一村一策,分区分类,全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逐年召开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场会,全面部署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印发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坚三年行动方案,将目标任务具体化、清单化,逐年下达县(市、区),实现高位统筹部署、全力攻坚的治理格局。聚焦九大高原湖泊和赤水河流域、饮用水水源地、“千万工程”示范村、城乡接合部、人口集中、传统村落、具有旅游属性、现代化边境幸福村、道路沿线等村庄等优先治理区域,以整县推进为主要路径,全力推进治理攻坚行动。
在治理过程中,云南省深入分析村庄特点,根据地形地貌、排水去向和区域水环境质量提高需求等,分为坝区、山区半山区和水生态环境敏感区村庄,分区分类施策治理。坝区村庄鼓励农村生活污水优先纳管并入城镇污水管网一并处理,不具备条件的采取集中、分散式治理或资源化利用模式实施治理;山区半山区村庄鼓励采取分户、分片,多点收集,分散利用的模式,建设“小三格”、“大三格”、稳定塘等简易实用治理设施,达到相关标准后,因山就势、就近就地用于耕地、林地、小花园、小果园等灌溉;水生态环境敏感区村庄尽量纳管并入城镇污水管网,不具备条件的分片建设集中、分散式污水收集处理设施达标处理。
同时,学习省外的经验做法,指导各地在重点流域和坝区、山区半山区等不同类型地区开展治理试点,总结推广牟定“五个五”治理模式和马关“123456”治理经验,确定了马关、武定等20个试点县。建立“以奖代补”机制,由省生态环境厅会同省财政厅印发的“以奖代补”实施方案明确,2023年至2025年,每年统筹省级环保专项资金2亿元,支持开展整县推进试点,以试点示范效应带动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显著提升。
多渠道争取财政资金支持,帮扶指导各地做好中央和省级项目储备。目前,云南省81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进入中央农村环境整治项目储备库;“十三五”以来,争取到中央农村环境整治资金15.5亿元,投入省级环保专项资金6亿元,支持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积极推进绿色融资工作,加强与国家开发银行云南省分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云南省分行协作,分别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指导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金融项目申报、实施。2021年以来,各地共争取到国开行云南省分行、农发行云南省分行的75亿元金融资金支持。(记者 王丹)
- 藏粮于技关键在授农以技2025-05-09 12:05:58
- 科技“好收成”助农民“好收益”2025-05-09 12:05:17
- 宁夏首次入选全国地质灾害应急避险典型案例2025-05-09 12:05:03
- 江西抚州金溪县持续完善城市功能惠民生 建好口袋公园 𔁩-05-09 12:05:15
- 云南完成百万余株古树名木数据更新2025-05-09 12:05:37
- 山东德州夏津县 这里有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桑树群2025-05-09 12:05:42
- 发展林下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我国林下经济年产值超1万2025-05-09 12:0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