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个大容量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在南宁投运
预计每年发出的清洁电能可满足3500户居民一年用电需求
我国首个大容量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伏林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在南宁建成投运。图为技术人员在电站主控楼内通过电子大屏实时监控伏林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设备。(梁磊 摄)
5月14日,记者从南方电网公司了解到,我国首个大容量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伏林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已在南宁建成投运。这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百兆瓦时级钠离子电池储能技术”项目示范工程的一期工程,工程的投产标志着钠离子电池大规模储能工程技术取得关键性突破。
在南宁市武鸣区,投运已28年的伏林变电站迎来了“新邻居”——伏林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穿过伏林变电站的设备区域,进入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可见两排看似“彩色集装箱”的电池舱和变流器舱整齐排列;在电站主控楼里,技术人员通过电子大屏实时监控储能电站设备。随着调度系统发出放电的指令,电池舱内储存的1万度新能源电量被送出,这些电量将满足1500户居民一天的用电需求。随着这次电量传输完成,标志着电站正式投运。
伏林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由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投资建设,本期投产规模为十兆瓦时,项目整体建成规模将达到百兆瓦时,届时预计每年可发出清洁电能730万度,相应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000吨,满足3500户居民一年的用电需求。
当前,我国新型储能技术路线以锂离子电池为绝对主导。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胡勇胜介绍,锂离子电池储能存在关键材料进口依赖程度较高、资源短缺等问题,与锂离子电池储能形成互补和有效替代的新材料需求迫切。钠离子电池储能原材料储量丰富、易于提取、成本低廉,低温条件下性能更好,在大规模储能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胡勇胜说:“新投运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伏林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为钠离子电池储能技术大范围应用提供了实证支撑。”
钠离子储能技术的规模化应用发展,也将进一步推动运行成本降低。全国电力储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陈满介绍,钠离子电池储能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成本造价可降低20%—30%,钠离子电池有望成为成本最低的电化学储能技术。这将加快推动我国新型储能电站向集中式、大型化趋势发展,促进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消纳,加快打造新质生产力,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支撑实现“双碳”目标夯实基础。(南宁日报 记者冯梓剑)
- 藏粮于技关键在授农以技2025-05-09 12:05:58
- 科技“好收成”助农民“好收益”2025-05-09 12:05:17
- 宁夏首次入选全国地质灾害应急避险典型案例2025-05-09 12:05:03
- 江西抚州金溪县持续完善城市功能惠民生 建好口袋公园 𔁩-05-09 12:05:15
- 云南完成百万余株古树名木数据更新2025-05-09 12:05:37
- 山东德州夏津县 这里有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桑树群2025-05-09 12:05:42
- 发展林下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我国林下经济年产值超1万2025-05-09 12:05:37
- 辽宁沈阳:“硬核混搭”提升文旅“心价比”05-10
- 山西太原:集章“打卡”,逛不腻05-10
- 更多外国人晒出“中国游”体验05-10
- 广东:一体化服务迎客来05-10
- 中俄艺术家全新合作版《叶甫盖尼·奥涅金》上演05-10
- “中国购”接棒 入境游持续迸发强劲活力05-10
- 全国157家培养单位已设立科技小院1800余个05-10
- 早期脊椎动物古椎鱼演化之谜揭开05-10
- 大力传承老一辈科学家求真务实光荣传统 ——中国科学院举办青年先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