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新野县下岗女职工养狐狸走上致富路
中国网河南频道11月4日电(记者 刘林森)在河南省的西南部、豫鄂两省交界处、三国故事的发生地——新野县,有一位“与狐狸共舞”的下岗女职工靠养殖狐狸闯出了一条致富之路。
沿着平整蜿蜒的乡村公路,在农田和村庄的掩映下,记者来到了位于新野县城郊乡王营村林场的淯水狐狸养殖场。带着一睹“狐仙”风采的好奇,跟随养殖场创办者梁秋菊走进了树林深处充满神秘色彩的养殖场。
梁秋菊告诉记者,她曾经是一位县毛巾被单厂的下岗工人,为了生活,在摸索、失败、痛苦、迷茫中一路来到山东打工。在狐狸养殖场打工的几年时间里,她发现养殖狐狸前景广阔,利润可观,认为养殖狐狸是一条不错的致富之路。看准了说干就干,她回到新野,卖掉了房子,在姊妹兄弟的支持下,一次性投资近500万元,创办了河南规模最大的狐狸良种繁育基地---淯水狐业养殖场。
进入狐狸养殖区后,绿树成荫,曲径通幽,一排排养殖笼一眼望不到头。由于陌生人的到来,一只只小狐狸转过身来,小眼睛里发出狡黠的、带有警惕性的眼光。梁秋菊告诉记者:“我养殖的品种有从国外引进的芬兰原种兰狐公100只,银黑狐公120只;美国银黑狐公130只。纯繁兰狐母500只,银黑狐母1500只;唐山红貉、白貉1200只。有国内最优狐狸良种银黑狐,兰狐大头(老虎头)等,其中能繁殖的母狐狸有3000只,每只狐狸每年能繁殖8到10只,能为新野周边的狐狸养殖户提供优良的狐狸种。”说起自己养殖的狐狸,梁秋菊如数家珍。
在大部分人看来,养狐狸是件非常脏,非常臭,非常累,甚至是讨厌至极的一个事情,梁秋菊却不这么认为,一说起狐狸眉开眼笑,“狐狸比想象中要好养,每天喂一次食物,有专用饲料,不用太操心。而且场里还高薪聘请来了山东养殖协会的会长邹宗涛同志为技术总监,组织了专业配种(人工授精)团队,准胎率可达95%,对外提供选址、防疫、繁育等配套服务,同时为养殖户培训养殖、配种、防疫等技术,全年随到随学,做到发展一户,扶持一户(下岗工人和回乡创业的农民工优先优惠扶持),成功一户,带动一方,为各个养殖户保驾护航,共同致富”。
记者最感兴趣的还是养殖狐狸带来的收益,梁秋菊说:“养狐狸主要是卖狐狸皮,由于我们场养殖的狐狸大都是国外进口的原种,狐狸皮一张能卖2000多元,貉子皮也能卖近1000元,饲料成本100多元。另外一项收入是繁殖赚钱,种狐一只1000元左右,明年春上种狐狸繁殖后,可带动农户发展实现存栏1万只,产值1000万元,利润500万元。”
“现在村里有6个人在场里喂狐狸,每月收入2000元,光在家里种庄稼利润太少,打零工也不太稳定,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工作还能学经验”,场里工人王营村农民王富春说道。“到明年五六月份,种狐狸繁育以后,户里建好窝,先发展10户养殖,一户50只,带动农户发展。”梁秋菊满怀自信地说。
离开狐狸场前,梁场长告诉表示,该项目占地50亩,总投资500万元,引入国内外先进的狐狸、貂、貉养殖技术,主要有育种区、养殖区、饲料加工区、冷藏区。下一步,要再投资2000万元,建立皮毛加工车间及配套设施,另建30立方米沼气池一座。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以基地为中心为农户提供技术与幼狐,实行供销一体化,有效降低农户养殖风险,保证农户的利益。
- 《七妹与蛇郎》在贵阳演出 将于5月13日亮相国家大剧院2025-05-11 06:05:13
- 氢启凉都 绿动贵州2025-05-11 03:05:28
- 贵州省积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2025-05-11 03:05:11
- 电力“绿”动助力能源消费转型升级2025-05-11 03:05:22
- 锦官城邂逅国际客2025-05-10 03:05:16
- 广东:一体化服务迎客来2025-05-10 03:05:20
- “中国购”接棒 入境游持续迸发强劲活力2025-05-10 03:05:20
- 中国画在意大利绽放盎然生机05-12
- 马背上的司法长歌05-11
- 山深不偏远 边界有远戚——紫云猴场镇的“突围记”05-11
- 馥郁芬芳母亲节 康乃馨C位出道,创意花礼惊艳全场05-11
- 6月20日起,铜仁⇄北京航线有调整05-11
- 领略抹茶魅力 见证融合创新05-11
- 梵净抹茶书写中国茶产业新传奇05-11
- 2025年第二届“铜仁杯”业余围棋公开赛落子05-11
- 第一届梵净山西线“登山见未来”登高赛鸣枪开跑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