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出台环保惠企十条,释放绿色发展红利
省政府新闻办4月17日举行“抓改革创新 促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解读《山东省生态环境厅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惠企十条》(以下简称“《惠企十条》”)。《惠企十条》涵盖要素保障、环评审批、政务服务、诉求办理、重污染应急、固废管理、执法监管等7个方面,致力于打造生态环境领域一流营商环境,助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省坚持依法依规监管与高质高效服务并重,推动环保惠企走深走实,2024年1.5万个省市县年度重点项目环评完成率达到99.7%,没有一个高质量项目因为环评审批而影响落地。”省生态环境厅厅长侯翠荣介绍,《惠企十条》紧盯企业群众办事的难点、堵点、痛点,在要素保障、环评审批、执法监管等领域出实招、求实效,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
在要素保障方面,我省提出强化污染物总量指标、碳排放指标、重金属污染物总量指标等生态环境要素保障。重大项目存在污染物总量指标缺口的,可采取申请全省统筹调配和与其他市协商调剂等方式予以解决;实行碳排放指标削减预支,探索建立重金属污染物总量跨市调剂机制,服务保障重点项目建设。
环评审批是项目建设的重要一环,也是守住绿水青山的第一道防线。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王福栋介绍,我省将分两批选取16个园区开展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试点,充分发挥规划环评宏观引领作用,优化简化单个建设项目环评,目前已累计有567个项目享受到告知承诺、“打捆”审批等优化简化措施。同时,组织产业园区管理机构统一开展区域环境跟踪监测,编制年度监测报告并向社会公开,供入园企业免费共享使用,仅此一项就为企业节省约三分之一的环评编制成本。今年,我省还将重点推动青岛、烟台、聊城3市开展好园区优化环评分类管理国家级试点,取消部分编制报告表的项目环评,让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享受到环评改革政策红利。
值得关注的是,我省将实施重污染天气差异化管控,深入开展重点行业企业环保绩效提级行动,2025年全省新增环保绩效A、B级或行业引领性企业100家以上。
环保绩效提级就是企业进一步提升有组织排放、无组织管控、清洁运输等各方面的治理水平,争当行业标杆。以长流程钢铁为例,A级企业的烧结工序有组织排放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浓度应分别控制在10、35、50毫克/立方米以下;无组织管控方面,粉性和块状物料储存、输送和生产过程都要实现密闭或封闭;物料和产品运输方面,铁路、水路、管道等清洁方式运输比例不低于80%,对于达不到80%的,汽运部分要全部采用新能源汽车或达到国六排放标准的汽车。
“通过环保绩效提级行动,既让环保绩效水平高的企业享受政策红利,又让持续提标改造的企业看到希望,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王福栋说,目前全省已有环保绩效A、B级和引领性企业764家。此外,我省还将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在重污染天气应急时,环保绩效A级企业和引领性企业,可自主采取减排措施。同时,将保障民生、保障城市正常运转或涉及国家战略性产业、外贸出口的B级及以上企业和重大工程项目,纳入重污染天气应急豁免清单。
《惠企十条》中有三条内容涉及执法监管,也是跟企业最直接相关的。包括推动涉企检查阳光规范运行、推行“无感监管、有感服务”生态环境执法新模式、推进企业环境信用及时修复三个方面。
省生态环境厅执法局局长赵辉介绍,近年来,我省坚持“先服务后监管,先普法后执法”,着力打造“无感监管、有感服务”生态环境执法新模式。2024年,全省非现场执法占比达41.2%,再创历史新高,位居全国前列。今年将完善以自动监控为主,走航监测、无人机巡查、卫星遥感等“天空地一体”的非现场监管体系,非现场执法占比力争达到45%。同时,持续优化企业环境信用评价体系,加强对企业环境信用相关信息的归集使用,减少信用影响期限,对于非严重违法行为的,实行即改即修;对确有经济困难且被批准延(分)期缴纳罚款的企业,实行信用承诺修复。通过信用及时修复,给予企业更大“容错纠错”空间,激发企业守法内生动力。(记者 方垒)
- 山东出台环保惠企十条,释放绿色发展红利2025-04-20 08:04:08
- 一季度山东进出口值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2025-04-20 08:04:12
- 头版头条!“好客山东”文旅市集:​潮流理念带来“创意相聚2024-03-16 05:03:00
- 头雁效应如何发挥?看“好品山东”品牌引领作用这样彰显2022-09-12 08:09:13
- 山东在淄博、聊城选出首批员额法官231人检察官182人2016-08-03 02:08:57
- 临淄区开出资源税税率调整后的首张税票2016-08-02 11:08:35
- 聚焦山东临沭精细精准扶贫2016-08-02 10:08:57
- 山东出台环保惠企十条,释放绿色发展红利04-20
- 一季度山东进出口值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04-20
- 徽派企业商贸流通合作联盟成立04-20
- “阜马”开赛 2.2万名跑友奔“阜”而来04-20
- 河北:一个产业集群 链出三地“共享圈”04-20
- 河北加快实施重点区域杨柳飞絮综合防治04-20
- 抓紧抓实春季农业生产 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04-20
- “第七届互联网辟谣优秀作品”揭晓04-20
- 河南省已累计引黄灌溉7.3亿立方米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