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观:为学由己不由人
想以一种悠游的姿态,去获取世界的真相和人生的意义,恐怕是缘木求鱼。那些让你一笑了之的文章,大部分很难与你的生命发生长久的关系,更别说去构建你强大的“小宇宙”
让6岁的儿子练写字,他不耐烦,我趁机教育:“要把学习当作快乐的事。”儿子抬起头,一本正经地对我说:“学习才不是快乐的事呢!”
我知道,小孩从来不可小觑,他们似乎具备一种天性的直觉,往往有一语道破的本事。所以,儿子这次可能又是对的——学习,从来不是一件快乐的事。
近些年来,大概是对应试教育的逆向思维,社会普遍信仰一种所谓快乐教育的理念,倡导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最好在游戏中就把知识都学了。应该说,愿望和初衷是好的,但进入实操层面却寸步难行。于是我们看到这样的场景:为了践行快乐教学,中小学使劲减负,可减掉的负呢,统统留到了课后,移到了家长身上。
看来学习要想快乐有点难,至少现有的教育模式或者方法还难以实现。道理不难懂,从逻辑上讲,并不是学习本身有多快乐,而是学习的成果会让人快乐。比如通过学习掌握了一门技术,或者经过钻研悟透了一番道理,这种了然于胸的通透,的确让人喜不自胜。笔者曾有过这样的经历,一番苦功后终于想通了问题的关键,走在路上都抑制不住呐喊的冲动。
但学习的过程呢,显然是痛苦要多一些。这一点古人言之凿凿:学习要“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要“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要“头悬梁、锥刺股”,要“子不学,断机杼”。所以,读书人历来是要苦读、攻读的。何者为苦?何者为攻?就是要经历痛苦的积累和精进的思索,才可能迎来那令人兴奋的一丝光亮。
很多时候,快乐其实是陷阱,它会在不经意间让你放弃担当和奋进。就像时下流行的一个词儿:“悦读”,新媒体狂飙突进,眼球经济如火如荼,怎么舒服怎么来,怎么欢乐怎么写。花样翻新归结于一个关键词:用户体验——人家把你当用户,你把这种阅读当消费就对了,怕的就是读了几篇微信文章,就乐呵呵地想:“我今天又学习了。”
碎片化阅读,顾名思义,不成体系的阅读。要知道,知识成了体系才有生发出思想和智慧的可能,也才能真正显示出它改造现实的力量。想以一种悠游的姿态,去获取世界的真相和人生的意义,恐怕是缘木求鱼。那些让你一笑了之的文章,大部分很难与你的生命发生长久的关系,更别说去构建你强大的“小宇宙”。
既然学习是痛苦的,干吗还要自讨苦吃?上大学的时候,一位老师曾反复提点了四个字:“为己之学”。儒家遵循的四个字,曾经完美解决了古代学人的学习动力和目的问题,于今天仍大有裨益。它启迪我们,别把学习外在化了,为了谈资去学,为了考证去学,为了当官去学,这些都不“究竟”,也难长久,而且很容易陷入工具理性的漩涡;而如果把学习当作内化的需求,为了智慧的增长、德性的磨砺、生命层级的跃升而学,这样便接通了源头活水,学习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过程。
如此,则学习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让你时刻保持新鲜的心灵,去观照世界的奥秘和自己的内心。当学习成为普遍的追求,整个社会的风气也将为之一振,持之以恒,就能涵养一种清新向上、刚健有为的时代气质。
为学由己不由人。拂去书架上的灰尘和拭去心灵的尘埃同样重要,所以,行动起来吧。
《 人民日报 》( 2016年08月09日 19 版)
- 大学生求职不走寻常路 电商微商主播等受追捧2016-08-10 09:08:33
- 搭建特色就业平台为学生“指点迷津2016-08-10 09:08:40
- 西安市中小学将开展食品安全培训 每年不少于10小时2016-08-10 09:08:25
- 今秋开学 陕西省普通高中将增设5门地方课程2016-08-10 09:08:52
- 山东篡改他人高考志愿者郭某被警方提请逮捕2016-08-09 06:08:39
- 理想的亲子关系并非绝对平等2016-08-09 05:08:15
- 中国年轻人在日本看酱油里的创新2016-08-09 05:08:34
- 中国画在意大利绽放盎然生机05-12
- 马背上的司法长歌05-11
- 山深不偏远 边界有远戚——紫云猴场镇的“突围记”05-11
- 馥郁芬芳母亲节 康乃馨C位出道,创意花礼惊艳全场05-11
- 6月20日起,铜仁⇄北京航线有调整05-11
- 领略抹茶魅力 见证融合创新05-11
- 梵净抹茶书写中国茶产业新传奇05-11
- 2025年第二届“铜仁杯”业余围棋公开赛落子05-11
- 第一届梵净山西线“登山见未来”登高赛鸣枪开跑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