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给在家上学更多合法空间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3-13 22:35:02
来源: 京华时报
原标题:应给在家上学更多合法空间

  日前,全国政协委员朱永新提议,尽快制定“在家上学”条例,为教育创新提供法律依据。上世纪中叶,“在家上学”的教育模式诞生于美国。有数据显示,美国在2010年,有超过200万个孩子在家上学,占美国K12学龄儿童的3%-4%。

  在中国,据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4)》显示,正在实践“在家上学”者约2000人,以北京、浙江、广东最为集中。毫无疑问,“在家上学”很难成为主流,只能作为学校教育的一种补充。

  “在家上学”的优劣,总是充满着讨论空间。选择“在家上学”,教育的主要责任就从学校落在了父母身上。假如父母无法提供充足的社交时间和空间,那么孩子的“社会化”就可能出现问题。而关于“在家上学”的优点,最根本的还在于父母能够提供一种个性化的教育方式。

  不过,问题还不在“在家上学”的优劣,而在于现有的《义务教育法》缺乏对“在家上学”的明确规定。换言之,家长如何对接“在家上学”与中考、高考和其他国家教育体系,缺乏明确的规范和措施。2015年修订的《义务教育法》虽然保留了制度创新的空间——该法规定:“自行实施义务教育的,应当经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但是,面对“在家上学”这一与学校教育迥异的教育模式,需要更为细致的法律解释甚至相关法律条例。

  “在家上学”是教育个性化的颠覆性产物,也是教育权力和能力逐步下移的体现。作为一种社会支流,相关行政部门没有必要大肆鼓励,但同时也应该做出及时反馈,给予一定的探索空间。毕竟,宝贵的教育创新常常发生在家庭和社区,我们没有理由舍弃创新的诞生。摘编自3月12日南都社论

>更多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地方新闻 | 国内新闻 | 国际新闻 | 社会与法 | 社会万象 | 奇闻轶事 | 娱乐热点 | 明星八卦 | 综艺大观 | 影视快讯 | 楼市资讯 | 地产要闻 | 地方特色 | 饮食健康 | 厨房百科
车界动态 | 新车上市 | 购车指南 | 体坛要闻 | 篮球风云 | 国际足球 | 中国足球 | 投资理财 | 证券基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地网,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
本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均为中地网版权所有,部分作品由用户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站新闻爆料:924028811@qq.com  网站广告投放(+86)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   QQ:924028811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2号     黔ICP备12003314号-3 


中地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2
www.chinaerea.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