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体育精神的时代内涵

作者:河北体育局
发布时间:2016-08-08 00:48:23
来源: 中国体育报

一、中华体育精神的时代意义

  当前,体育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价值功能不断提升,它已成为重要的文化活动形式,在提高人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弘扬追求卓越、突破自我的精神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体现着国家的软实力。

  去年8月31日,在十二运会即将开幕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会见参加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彰会、全国体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表彰会代表时强调,广大体育工作者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的以“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体育精神来之不易,弥足珍贵,要继承创新、发扬光大。

  “国运兴,体育兴”,中华体育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中华体育精神的核心和精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是发展先进文化和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仍然有着鲜明的时代意义。

  二、中华体育精神的历史贡献

  中华体育精神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渊源,无论是近代中国通过体育“强国强种”梦想洗刷“东亚病夫”耻辱,还是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中的“锻炼身体,抵御外侮”,无不体现出鲜明而强烈的爱国情怀。哲学家罗素曾赞叹:“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有忍耐性的民族。”中华体育精神中的自尊、自信、自强都能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找到文化根源。

  当代中国体育有着光荣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1961年,容国团在为国争光的拼搏中发出了“人生难得几回搏”的豪言壮语,至今为人赞颂。改革开放初期,体育成为“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先锋——1979年,陈肖霞获得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跳水比赛金牌,《体育报》随即发表题为《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评论;1981年,中国男排在世界杯预选赛中反败为胜战胜韩国队,感动并激发北京大学学生由衷地发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心声;1981年至1986年,中国女排在“顽强拼搏,为国争光”口号的鼓舞下取得“五连冠”,她们表现出的刻苦训练、不畏艰难、为国争光的拼搏精神,对各行各业都是巨大的激励……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中国体育健儿取得了16枚金牌,又一次鼓舞了全国人民。为此,《中国体育报》对中国体育健儿在顽强拼搏中体现的中华体育精神进行了潜心提炼,推出了以“论中华体育精神”为主题的系列文章,从“祖国至上”、“敬业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友爱”、“艰苦奋斗”等方面对“中华体育精神”的涵义进行了阐述,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

  中华体育精神是当代中国体育光荣历史与贡献的写照。当前,应当结合体育与社会发展的现实,让中华体育精神更好地焕发当代活力。

  三、当代中华体育精神面临的挑战

  1、如何处理体育发展中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关系

  集体主义既是一种价值观,又是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关系的政治原则和道德准则。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辩证统一,但现实中也有冲突。集体利益是全局利益、长远利益的体现,个人利益是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要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反对以个人利益为中心,一切从个人出发的极端个人主义,为了满足个人的利益而忽略集体利益对人们的思想有着极大的腐蚀作用,可能导致对集体主义的信仰危机。

  我国当前正处在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的进程中,原有价值观念体系受到巨大冲击,由此带来了人生观、价值观的多元与冲突,对金钱和物质的追求是这种转变与冲突的集中体现。职业运动员的职业素养便是体现之一,将参加训练和比赛的动机理解为奖金和物质利益显然是狭隘偏颇的。除了个人经济利益的追求以外,还应有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否则个人在体育竞争中必将缺乏更加积极和持久的精神动力。

  体育竞技不仅是运动员体能、技战术的竞争,也是运动员心理素质和意志力等精神层面的比拼。祖国的荣誉、人民的期待,不但是运动员最坚定的心理支持和依靠,更是激发拼搏的精神动力源泉。

  2、如何正确认识体育发展中的市场经济规律

  从计划到市场,市场逐步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市场机制在优化资源配置、激发效率等方面的作用逐步显现。但不可忽视的是,西方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经历了上百年的发展过程,而我们仅用了30余年。我国的特殊国情等因素决定了我们对市场规律的认识有待于深化。对市场的盲目崇拜和把握失当有可能带来不应有的成本和代价。如何恰当地利用市场,恰当地把握政府、社会和个人在市场中的定位和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已经表明,体育发展中对市场规律的认识不仅是个过程,也是个挑战。以最早进行职业化改革的足球为例,1994年开始的足球职业联赛,初期市场火爆、一票难求,此后若干年联赛陷入停滞不前的尴尬境地,直到最近几年才显现出回暖迹象。其中原委,值得深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的职业联赛管理体制是否反映了市场规律的本质要求?市场经济环境下如何用完善的法律法规有效规范人们的行为?除了经济效益以外是否还应该兼顾社会效益?这些都有待于进一步思考、厘清与落实。

  3、如何加强体育发展中的道德建设

  体育本身是良好的德育载体,从团结协作到尊重对手、尊重裁判和尊重观众都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要素,对社会层面也发挥着重要的辐射影响。上世纪80年代的著名足球运动员容志行,任劳任怨,刻苦训练,技术出众,从未在比赛中有粗野动作,从不报复对手,不与裁判争执,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形成了“志行风格”,成就了中国足坛的一段佳话。

  当代社会,网络普及,传播迅捷,已呈现出显著的信息化特征和趋势。许多运动员及相关从业人员已具备公众人物的社会特征,所言所行在网络化的今天能够迅速引起特定的社会效应。在体育发展的过程中,运动员在自身言行以及面对公众、面对媒体的屡屡言行失范,让人欷歔。怎样用符合道德规范的标准约束自身言行,不仅是运动员个人的形象维护问题,更是运动员应该肩负的社会责任。

  四、实现中华体育精神时代创新的路径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树立“爱国主义”理想信念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

  当代中国体育的发展已融入民族复兴的进程之中。今天在体育发展中仍然需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体育精神。在这一背景下,要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互为前提而存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超越狭隘的个人利益认识,将个人发展融入民族复兴的宏图愿景之中,把个人的梦想与体育强国梦、中国梦紧密相连。用个人追求的美好梦想为体育强国梦和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作出贡献。

  2、深化体育改革,创设良好的体育发展环境

  应不断深化对体育发展规律的认识,探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相适应的体育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体育法制建设,治理整顿体育发展环境,深化体育管理体制改革,从职业竞赛到运动队管理,充分认识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体育运行规律。建立并逐步完善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育发展道路。

  中华民族浓厚的文化底蕴包含着注重道德、修身约行的道德要求和观念取向,对个人和群体的思想行为发生着深刻影响。道德与法律共同发挥着对人的思想行为规范约束的作用。因此,应重视体育道德建设对人们观念和行为的激励或约束作用,使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要求渗透到体育发展的微观实践中。只有建立起体育道德、体育法制相互协同配合的完整机制,体育发展才能得到更好的环境和氛围保障。

  3、加强宣传教育,实现优良传统作风的当代传承

  去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在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以“三个倡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体育发展历史是一代又一代体育人的奋斗历史,有着代代相传的良好传统,现今的体育发展需要继承并发扬前辈们“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优良作风,并结合当下体育和社会发展实际,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体育精神在内涵、形式等诸多方面与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相结合,使中华体育精神成为民族复兴的精神力量的组成部分,焕发中华体育精神新的时代活力。

  4、以中华体育精神丰富奥林匹克精神

  今年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亲切看望索契冬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时勉励他们顽强拼搏、为国争光。

  中华体育精神与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实质是统一的,是用东方文化理念对奥林匹克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无论是团结友爱、艰苦奋斗,还是敬业奉献、遵纪守法都内在地强调了对完整意义上“竞争”内涵的诠释,表明了在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过程中超越自我、超越对手,达到“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精神的正确态度。

  中华体育精神从未过时,现实的体育和社会发展表明,当下比其他发展时期更加需要它发挥作用。物质充裕、观念多元的今天,尤其需要强调中华体育精神的时代价值。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华民族处于伟大的复兴进程中,体育发展应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紧密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为民族复兴提供有效的精神动力支持。这不仅对于努力实现我国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促进和指导意义,更是体育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想这一时代发展主旋律的必然要求。
 
 

>更多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地方新闻 | 国内新闻 | 国际新闻 | 社会与法 | 社会万象 | 奇闻轶事 | 娱乐热点 | 明星八卦 | 综艺大观 | 影视快讯 | 楼市资讯 | 地产要闻 | 地方特色 | 饮食健康 | 厨房百科
车界动态 | 新车上市 | 购车指南 | 体坛要闻 | 篮球风云 | 国际足球 | 中国足球 | 投资理财 | 证券基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地网,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
本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均为中地网版权所有,部分作品由用户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站新闻爆料:924028811@qq.com  网站广告投放(+86)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   QQ:924028811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2号     黔ICP备12003314号-3 


中地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2
www.chinaerea.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