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电子墨水”打印出可折叠电路
参考消息网6月30日报道 据美国趣味科学网站6月28日报道,科学家们已经开发出一种可用于打印电子电路的新型“电子墨水”。用这种墨水打印出的电子电路可在被加热时由硬变软。
这项技术可以为研发出新一代电子设备铺平道路。新一代电子设备将可以根据使用方式和使用场景改变形状或硬度,包括可在人体内变软的医疗植入物,以及灵活的机器人。
这种墨水含有镓。镓是一种在室温下是固体、熔点低于人体温度的金属。墨水中的另一种物质是聚合物溶剂,它被轻微加热就会分解。两者结合的结果是得到一种稳定的、可打印的物质。它被加热后可以导电,且可以根据温度改变自身硬度。
研究结果5月30日发表在美国《科学进展》杂志上。
目前,大多数电子产品可以分为两大阵营:一类是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等刚性设备,它们没有灵活性,但性能优越且耐用;另一类是可穿戴设备等柔性系统,它们佩戴舒适,但很难精细地制造或与更复杂的组件结合。
所谓的硬度可变电子器件可以弥合这一差距,使设备能够根据需要在软硬状态之间切换。
镓长期引起人们兴趣的原因在于,它在固态和液态下的表现截然不同。但事实证明用它来打印电子电路是困难的,因为它的表面张力过大,而且暴露在空气中时容易氧化,会形成一种外壳,影响它的结合性和延展性。
为解决这个问题,研究人员想出一种方法,使用一种名为二甲基亚砜的溶剂,将微小的镓粒子分散到一种柔性的、像墨水一样的聚合物基质上。
当打印出的电路被轻微加热时,溶剂就会分解并形成微酸性环境。这会剥去镓粒子的氧化层,使它们能够熔化并形成导电通道。
这种墨水可以用于打印小到50微米——比人的头发还细——的东西,且可以根据需要在塑料般硬和橡胶般软的状态之间切换。研究人员表示,在加热测试过程中,这种材料的柔软度是不加热时的1400多倍。
研究团队用两个装置演示了如何使用这种柔性技术。一种是可穿戴健康装置,它在室温下是一个刚性的便携式电子产品,但在与皮肤接触后开始软化,提高了佩戴舒适度。另一个装置是大脑植入体,它在手术过程中一直是硬的,这样就可被精确地植入大脑。但在进入大脑后,植入体开始软化,这有助于减少对人体的刺激和炎症。
研究人员说,这种墨水可以与丝网印刷和浸镀等常规制造技术一起使用。这意味着,未来它可以被大规模应用或用于生产3D打印电子产品。(编译/卢荻)
- 新型“电子墨水”打印出可折叠电路2025-07-01 02:07:27
- 日本大型主力火箭H2A谢幕2025-07-01 02:07:23
- 低温技术改善量子芯片性能2025-07-01 02:07:54
- 科学家发现地震波异常加速原因2025-07-01 02:07:28
- 中国电建:全球最大电源侧电化学储能项目开工2025-06-30 03:06:34
- 塔塔40GWh电池工厂2027年投产,为欧洲最大的电车电池工厂之一2025-06-30 03:06:27
- 古尔曼:智能戒指将重振苹果可穿戴设备业务2025-06-30 03:06:25
- 广西如何端稳“果盘子”06-30
- 我国首个发电行业大模型“擎源”发布 模型参数达千亿级别06-30
- 高通Nakul Duggal:以“骁龙数字底盘”驱动汽车行业创新,携手中06-30
- 湖北省第十五届导游大赛举行 “文化传播工程师”赋能旅游强省建设06-29
- “文化+ 商业”催生消费新场景 点亮城市消费活力06-29
- 第三届拉美中国文化巡回展在巴西圣保罗开幕06-29
- 央广财评|金融活水精准支持 多管齐下激活消费潜力06-29
- “南繁硅谷”中的广东科技力量|科学驿站06-29
- “美国优先”带给世界更多不确定性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