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命名一批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两山”实践创新基地
图为2024年1月12日,授牌命名活动现场。新华社记者 李黔渝 摄
新华网贵阳1月12日电(记者李黔渝)贵州省生态环境厅12日授牌并命名2023年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2023年贵州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被授牌并命名的2023年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有5个,包括贵阳市白云区,黔东南州剑河县、榕江县,黔西南州兴义市、望谟县。
被授牌并命名的2023年贵州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有10个,包括贵阳市开阳县禾丰乡青龙河流域,遵义市绥阳县,安顺市镇宁县六马镇,毕节市七星关区亮岩镇、赫章县河镇乡海雀村,铜仁市石阡县聚凤乡;黔东南州天柱县、锦屏县,黔南州贵定县,黔西南州普安县茶源街道。
截至目前,全省有34个地方分别获得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贵州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命名。21个地方分别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命名。
近年来,各地在示范创建效应明显。如,贵阳市白云区在产业发展上曾“一铝独大”,铝及铝加工为主的传统制造业在全区工业产业结构占比顶峰时高达70%,随之带来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近年来,当地抢抓贵州铝厂“退城进园”机遇,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2023年当地绿色经济占GDP比重预计达49.1%。
围绕“十四五”期间,有不低于50%的县(市、区)获得国家级或省级命名,贵州支持各地用好创建品牌,聚焦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创新拓宽“两山”双向转化渠道,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森林康养、生态旅游等产业,让生态优势成为发展优势、生态财富变成经济财富。
- 藏粮于技关键在授农以技2025-05-09 12:05:58
- 科技“好收成”助农民“好收益”2025-05-09 12:05:17
- 宁夏首次入选全国地质灾害应急避险典型案例2025-05-09 12:05:03
- 江西抚州金溪县持续完善城市功能惠民生 建好口袋公园 𔁩-05-09 12:05:15
- 云南完成百万余株古树名木数据更新2025-05-09 12:05:37
- 山东德州夏津县 这里有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桑树群2025-05-09 12:05:42
- 发展林下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我国林下经济年产值超1万2025-05-09 12:0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