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郑州)开行满400班 仅用三年多时间
□见习记者梁新翠
本报讯2016年8月27日,星期六,中欧班列(郑州)发车的日子。下午6点40分,记者在现场看到,一列搭载49个集装箱的班列缓缓驶离郑州莆田站。据悉,这是中欧班列(郑州)开行的第400班,累计货值18.96亿美元,货重18.01万吨。从1到400,中欧班列(郑州)仅用了三年多的时间。
从这趟班列开始,车载的集装箱里装上了一个小小的“眼睛”,它是陆港公司自主研发的GPS定位设备。
据陆港公司研发人员介绍,这些体积像烟盒一样大小的小黑块,经过了抗摔与温度测试,封箱前固定在集装箱的顶板上,零下30℃-60℃的温度范围内都能正常工作,电量最多可续航50天。重要的是,它可以走出国门,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正常采集数据。
每隔半个小时,GPS设备就会将集装箱的经纬度、运行速度、温度、湿度等信息反馈到后台监测系统中,客户可以在手机终端使用箱体编号查询自家货物的实时位置。该系统目前处于试运行阶段,9月1日将面向所有客户投用。
班列搭载的多为贵重物品,从郑州到汉堡之间隔着10214公里的距离。在班列行驶的12天左右时间内,客户会频繁打电话问自家货品走到哪里了,什么时间到?该人士告诉记者,搭载GPS设备之后,这些信息就一目了然了。如果中途集装箱因故被打开或者被盗,系统随时都可以监测到。
近年来,陆港公司一直在探索“降成本”的有效途径,自主研发GPS就是其中的一项。据研发人员介绍,之前购买一台国际通用GPS设备外加服务费的成本约在2000左右,每台自主研发的GPS设备成本可以控制在200元-300元范围内,降低成本达90%。
目前,陆港公司已拥有110台这样的GPS设备,未来,这种自主研发的GPS还会被推向市场,拥有更多的用户群体。
- 全力为外贸企业出海保驾护航2025-05-06 09:05:13
- 中印尼共绘“全球南方”合作新图景2025-05-06 09:05:23
- 巴菲特批评美国关税政策:贸易不应被当做武器2025-05-04 02:05:04
- 五千年文明与科技共舞,看余杭写就的“未来之书”2025-04-29 10:04:17
- 经典新排!北京人艺《风雪夜归人》回归首都剧场2025-04-29 10:04:29
- 发掘弘扬长江文化丰富内涵与时代价值2024-03-02 06:03:23
- “量子年”时钟逼近,现代密码技术面临破解威胁,如何保护今天的2024-02-02 09:02:41
- 辽宁沈阳:“硬核混搭”提升文旅“心价比”05-10
- 山西太原:集章“打卡”,逛不腻05-10
- 更多外国人晒出“中国游”体验05-10
- 广东:一体化服务迎客来05-10
- 中俄艺术家全新合作版《叶甫盖尼·奥涅金》上演05-10
- “中国购”接棒 入境游持续迸发强劲活力05-10
- 全国157家培养单位已设立科技小院1800余个05-10
- 早期脊椎动物古椎鱼演化之谜揭开05-10
- 大力传承老一辈科学家求真务实光荣传统 ——中国科学院举办青年先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