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不再濒危"?美媒:中方称言之过早(图文)
美媒称,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宣布中国的大熊猫不再属于濒危物种,但中国国家林业局表示降低大熊猫的保护等级为时过早。
据美国之音电台网站9月6日报道,世界自然保护联盟4日在夏威夷宣布,中国大熊猫的保护等级已经从濒危物种红色名单的“濒危”下降一级为“易危”,这意味着对大熊猫生存的威胁虽然依旧很高,但各种指标显示大熊猫绝种的危险已经降低,对它们的保护工作也已见成效。
南加州圣迭戈动物园保护研究中心的应用动物生态学主任朗·斯瓦斯古德指出,他们并不认为大熊猫安全无虞,但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红色名单评鉴可看出,中国在保育大熊猫的工作上取得巨大的进步。
斯瓦斯古德是联盟的大熊猫专家组的主任,也是评鉴报告的主要作者,他还说,熊猫是标志性的物种,也是全球濒危物种的典范,但它不再具备濒危物种的条件,所有的趋势都支持这个结论,大熊猫的栖息地不断扩大,数量也持续增加。
联盟报告指出,中国野生大熊猫的数量从2004年的1596只增加到2014年的1864只,这要归功于中国严禁盗猎以及扩大森林保护区。
报道称,然而,报告也发出警告说,尽管护林工作进步,有助于增加大熊猫的数量,未来八十年的气候变化可能导致天然竹林栖息区的面积至少减少35%,这可能造成大熊猫数量再度减少。
对于大熊猫保护等级降级之举,中国政府5日表示不同意,他们认为大熊猫受到的威胁并没有任何减少。
中国国国家林业局在回应媒体的声明中表示,他们不认同降级,因为栖息地破碎化仍是威胁其生存的主要因素,部分局域种群仍面临生存风险。从目前来看,大熊猫所受的威胁以及濒危状况仍然不可忽视。如果降低其保护等级,保护工作出现怠慢和松懈,大熊猫种群和栖息地都将遭到不可逆的损失和破坏,已取得的保护成就会很快丧失,特别是部分局域小种群随时可能灭绝。因此,继续强调大熊猫的濒危性并不是危言耸听。
资料图:2016年7月15日在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都江堰基地拍摄的全球现存最高龄雄性大熊猫“盼盼”。 新华社发
- 全力为外贸企业出海保驾护航2025-05-06 09:05:13
- 中印尼共绘“全球南方”合作新图景2025-05-06 09:05:23
- 巴菲特批评美国关税政策:贸易不应被当做武器2025-05-04 02:05:04
- 五千年文明与科技共舞,看余杭写就的“未来之书”2025-04-29 10:04:17
- 经典新排!北京人艺《风雪夜归人》回归首都剧场2025-04-29 10:04:29
- 发掘弘扬长江文化丰富内涵与时代价值2024-03-02 06:03:23
- “量子年”时钟逼近,现代密码技术面临破解威胁,如何保护今天的2024-02-02 09: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