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农水”润泽万家田
8月末,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猕猴桃进入大面积采摘期,山野田间,头戴草帽的果农在辛勤忙碌着。得益于“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即便在地势较高的半山腰,果农也可以从蓄水池中引水灌溉。“以往灌溉基本靠天,现在省事多了,种地效率一提高,效益就跟着上去了。”蒲江县西来镇敦厚社区村民杨清龙喜笑颜开。
蒲江县位于成都平原西南边缘,全县丘陵面积392.55平方公里,占县域面积67.35%。2014年通过竞争立项,蒲江成功入选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第6批“小农水”重点县,该县规划用3年左右时间,即2014年到2016年年末,在7个乡镇40个村(社区)新建及整治渠道238.47公里,整治引水堰38座,改造泵站11座,整治塘坝64座,新建蓄水池291口。
近年来,蒲江县坚持“三业并举”,以优质茶叶、柑橘、猕猴桃三大产业为主导,加快推进有机农业基地建设,而“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建设的核心正是围绕“三业”展开。
寿安镇胜利塘原本是一个时常渗水的泥塘,以往每到夏季,满塘的雨水常常顺着塘边哗啦啦流走,冲毁不少田坎,对灌溉十分不利。自从实施“小农水”工程以来,胜利塘被水泥、石头重新“打扮”了一番,沿着塘边修砌的数条沟渠直达村民家的田地,可以满足周边两个村近400亩农田的用水。“这个工程大家都拥护,现在挑水浇地很简单,我还打算明年扩大猕猴桃的种植面积呢。”农户李春柱赞不绝口。
“这个项目主要以‘3条线路、3个片区、3大产业’为建设思路,通过全面升级改造蒲江县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全力推进成新蒲都市现代农业、猕猴桃产业、茶业产业发展。”蒲江县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从全县的情况来看,2015年的“小农水”重点县建设项目实施后,项目区目前已形成较为完善的灌排体系,实现“旱能灌、涝能排”,达到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的效果:全县有效灌溉面积将达到19.91万亩,补灌面积达到2.33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1.76万亩。“小农水”工程助农增收效益明显,2015年县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473元。
- 两部门联合发布《银行业保险业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06-28 02:06:05
- 今年迎峰度夏能源保供形势如何?国家发展改革委作出回应2025-06-28 02:06:29
- 国家发展改革委:7月将下达今年第三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2025-06-28 02:06:37
- 港汇走弱 香港金管局买入94.2亿港元2025-06-28 02:06:04
- 民航局:禁止旅客携带无3C标识及被召回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2025-06-28 02:06:29
- “考后经济”升温,需答好“理性消费”考题2025-06-25 01:06:19
- 演艺经济撬动城市多元消费2025-06-25 01: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