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1% 增速创四个月新高
近期,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工业企业财务数据显示,1月份至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6.9%,增速比1月份至6月份加快0.7个百分点。其中,7月份利润同比增长11%,增速比6月份加快5.9个百分点,增速创四个月以来新高。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博士何平表示,7月份工业企业利润增长加快的主要原因有,产品销售增长加快,单位成本、单位费用降幅加大,大宗商品价格反弹,汽车行业利润由降转升,同期基数偏低。
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3%,增速只比6月份加快0.5个百分点,因此利润改善更多地受益于价格反弹,近期钢铁、有色、煤炭、玻璃、水泥等价格持续反弹,这跟去产能、库存处于历史低位、房地产销售火爆等有关。
值得关注的是,1月份至7月份,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512.6亿元,同比下降6.1%;集体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55.4亿元,下降0.5%;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4123.9亿元,增长7.9%;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748.6亿元,增长6.8%;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2424.5亿元,增长8.7%。
任泽平告诉记者,分所有制类型看,民企显著好于国企。高效率的民间投资大踏步撤退,低效率的国企投资逆势而上,全社会投资效率下降值得关注。
“总体看,7月份工业企业效益继续呈现积极变化,利润率同比上升,单位成本同比下降,亏损企业亏损额明显减少,库存压力继续缓解,资产负债率继续降低。数据还显示,化解过剩产能稳步推进。也要看到,尽管当前工业企业利润增长加快,但市场需求总体尚未明显改善。同时,应收账款回收期偏长、管理费用增速较高、产能过剩等问题仍然考验工业领域经济效益的复苏。”何平表示。
任泽平表示,考虑到猪周期见顶回落,以CPI代表的通胀高点已经过去,PPI继续回升,CPI和PPI剪刀差收窄有利于中上游企业盈利改善。股市区间震荡,从题材炒作继续向消费股周期股价值股切换。考虑到利率是内生的,货币政策短平长松,债市短期震荡中期看多。
- 两部门联合发布《银行业保险业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06-28 02:06:05
- 今年迎峰度夏能源保供形势如何?国家发展改革委作出回应2025-06-28 02:06:29
- 国家发展改革委:7月将下达今年第三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2025-06-28 02:06:37
- 港汇走弱 香港金管局买入94.2亿港元2025-06-28 02:06:04
- 民航局:禁止旅客携带无3C标识及被召回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2025-06-28 02:06:29
- “考后经济”升温,需答好“理性消费”考题2025-06-25 01:06:19
- 演艺经济撬动城市多元消费2025-06-25 01: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