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违约金额占总额逾六成 国资委重点监控将到期债券
在今年债券违约事件中,虽然央企子公司和地方国企只有6家发生债务违约,但违约金额却高达165亿元左右,占违约总金额的66.5%。
《证券日报》记者从国资委得知,中国铁路物资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铁物”),按时兑付年内到期68亿元债券。前期出现债券兑付风险的国机集团所属中国二重、中煤集团所属山西华昱通过集团承接方式已经妥善解决,中钢集团和兵器装备集团所属天威集团正在妥善处理。其他可能出现债券兑付风险的中央企业通过多渠道多方式积极筹措资金,到期债券均已按期兑付。
国资委表示,将进一步完善债务风险动态监测机制,对近3个月即将到期的债券进行重点监控,逐笔分析,及时预警,积极应对,防止发生债券违约,自觉维护国家金融市场稳定。
“从宏观大环境来看,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较多的央企特别是制造业央企处于去产能、去库存的状态,其中大量产能又处在相对过剩或者结构过剩的范畴,因此,盈利能力不足、甚至出现亏损,是央企出现债务问题的大背景,或者说是行业因素。”烽火台资本经济观察员江瀚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最近出现兑付和违约风险的主要是信用债,而信用债由于发行门槛较高,因此主要是国企和央企发行。在今年经济下行压力下的背景下,信用债风险更多集中在国企和央企,而出问题的企业中,大多都是集中在过剩产能行业中的国企,因为国企本身对市场需求的冷暖敏感度相对民企要低,因此存在经营策略调整不及时、不到位的情况。除此之外,由于国企或央企无论是在地方和中央层面都会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义务(最简单的就是稳定就业),导致出现部分国企在亏损的情况下依然维持生产的现象。
- 两部门联合发布《银行业保险业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06-28 02:06:05
- 今年迎峰度夏能源保供形势如何?国家发展改革委作出回应2025-06-28 02:06:29
- 国家发展改革委:7月将下达今年第三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2025-06-28 02:06:37
- 港汇走弱 香港金管局买入94.2亿港元2025-06-28 02:06:04
- 民航局:禁止旅客携带无3C标识及被召回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2025-06-28 02:06:29
- “考后经济”升温,需答好“理性消费”考题2025-06-25 01:06:19
- 演艺经济撬动城市多元消费2025-06-25 01: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