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知识:刹车失灵该怎么办?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7-24 16:13:18
来源: 车主之家
刹车失灵不要慌,遇到紧急情况时就应该尽量冷静,冷静的应对一切,这里有个小知识可以帮到你。

       【车主之家 用车知识】又到了炎热的夏天,时晴时雨的天气真让小编我苦不堪言,又热又湿,有时候还和蒸桑拿一样,当然,车子也有不舒服的时候,说不定哪一天,刹车就失灵了。

       这不,就在小编写这篇文章的前一刻,就被一台刹车“失灵”的小货车给“亲”车屁股了。

       瞬间,小编“怒路症”就犯了,下车上前哔黎吧啦了一番,然后又教育了一回~~~

       当时对话如下~~~

       小编:你怎么开车的呀!?(怎么都是熟悉的台词,每下来都是这句...)

       货车司机:不好意思啊,刹车不好使,没刹住,没刹住~~~呵呵呵...

       小编:雨天路滑你不知道啊!!!!!@#¥%…(此处省略1万字~~~)

       然后小编我就开始了科普性的教育

       PS:不管任何事,紧急情况下,一定要冷静,一定要冷静,一定要冷静!!!重要的事情依旧说三遍,即使你很慌乱,你也要尽量冷静。


       刹车失灵时我们有以下办法可以让车子停下来

       方法①:利用发动机制动配合手刹

       手动挡篇

       当发现车辆刹车失灵时,先松开油门踏板,通过踩住离合器依次连续的降档,这样会使发动机产生牵引力,通过发动机的牵引力对车辆的驱动轮产生制动效果,当档位降到1档时,配合手刹减速,注意,拉手刹时应按住解刹按钮,连续一下一下的拉手刹,并且不能拉死,否则这样很容易使后轮抱死,从而导致车辆再次失控。

       值得提醒的是,不建议使用跳档的方式去降档,虽然发动机会产生更大的牵引力使车轮制动,但是当车辆行驶速度较快时,跳档的方式去降档极其容易导致转速表爆表,导致各部件损坏。

       自动挡篇
 

       当发现车辆刹车失灵时,先松开油门踏板,将档位挂到手动挡上从高档位依次降到低档位,其中,自动挡车型一般都没有手动挡车型降档的制动效果这么明显,有些车型也会为了保护变速箱而禁止自动变速箱降档,所以应每降一档配合手刹降低速度再依次降低档位,同样的,拉手刹时应按住解刹按钮,连续一下一下的拉手刹,并且不能拉死,电子手刹也是如此,拉起后按下,直到车辆停下来挂到停车挡。

       还有一些是脚刹形式的车型就比较麻烦了,控制力度,通过点刹的方式使车辆停下来,切记不可踩死脚刹使后轮抱死。


       方法②:利用地势或紧急避险车道
 

       如果发动机制动配合手刹的方法都不起作用,那么就要打开车辆警示灯,鸣笛提醒前方车辆注意给你让道,并及时寻找合适路段进行减速,例如上坡路或者高速公路或连续下山路段设置的紧急避险车道。紧急避险车道在主车道右侧,很多公路在连续下山路段或者高速公路下坡路段都会设置,如果刹车失灵可以尝试进入紧急避险车道,车道有沙石来帮助减速。


       方法③:利用路边障碍物

       如果以上方法都不适用,只能考虑利用路边的障碍物来降低车速了,当然这是迫不得已的方法,因为不仅危险,而且会损坏所开的车辆。如果车右侧有山壁或者高速公路护栏,将车方向慢慢开向路边,两手抓紧方向盘,蹭向山壁或护栏。


       当然,除了刹车失灵之外,也有其他原因导致车辆停不下来的情况,比如当脚离开油门踏板,但车辆依然在加速,并且刹车失灵,这种情况下,也有应对的办法,但是必须尽量冷静沉稳的应对。

       首先,把档位调节到空挡。。。

       “停!!!不是说行驶时不要空挡滑行吗?”

       首先,把档位调节到空挡,扶稳方向盘走直线,然后熄灭发动机,期间配合手刹减速,拉手刹时应按住解刹按钮,连续一下一下的拉手刹,并且不能拉死,电子手刹也是如此,拉起后按下,直到车辆停下来,自动挡车型挂到P挡。

       熄灭发动机是为了切断油门的动力传输,只要自动挡的车型在空挡上,就不会出现发动机锁死的情况,注意,发动机熄灭后,方向盘会变的非常沉,所以应先调节好方向盘,直线行驶,避免引发更大的事故。

       当然,这只是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办法,正常行驶时不可使用此类方法减速,否则有可能损害到自己,而且更有可能发生交通事故伤及他人。

       总结:在现实生活中,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现如今车辆在正常情况的驾驶和保养下,都不容易发生这些问题,但是如果真的发生了这些不幸的问题,这些技巧也好让大家在脑海中有个印象,不至于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导致事故发生。

>更多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地方新闻 | 国内新闻 | 国际新闻 | 社会与法 | 社会万象 | 奇闻轶事 | 娱乐热点 | 明星八卦 | 综艺大观 | 影视快讯 | 楼市资讯 | 地产要闻 | 地方特色 | 饮食健康 | 厨房百科
车界动态 | 新车上市 | 购车指南 | 体坛要闻 | 篮球风云 | 国际足球 | 中国足球 | 投资理财 | 证券基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地网,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
本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均为中地网版权所有,部分作品由用户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站新闻爆料:924028811@qq.com  网站广告投放(+86)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   QQ:924028811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2号     黔ICP备12003314号-3 


中地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2
www.chinaerea.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