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车的正确“姿势”原来是这样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7-24 16:20:23
来源: 车主之家
俗话说:不会超车,你开车技巧只学会了一半……

       【车主之家 驾驶技巧】相信大家都会在电影里看到一些车辆追逐的场面,不断蛇行超车,左右窜来窜去的十分刺激。日常开车生活中,我们上路超车是常事儿,虽然没有电影那种特技,但它却是驾驶技术中比较复杂的一个难点,你可别说:不就是一脚油门踩下去就OK吗?可是俗话说:不会超车,你开车技巧只学会了一半。今天小胖学开车来进阶一下,来讲讲超车的那些事情。

       超车要降档吗?

       很多新手在开车尤其是手动挡车型的时候,往往会认为高挡位可以以更快的速度超车,但是其实这是错误的,实际操作中会发现所有动作都准备好了就是超不了车,因为挡位越高扭矩越小,加速时车的速度反而更慢,会出现车辆动力不足、加速不顺畅的现象。

       其实手动挡超车最正确的做法是降档超车,这样车辆会得到更大的扭矩,在加速时会得到更强的动力,反而会使车辆提速更快,等超过前车时再看情况把挡位升上去

       侧怎么超车才正确?

       其实我国交规明令禁止右侧超车,但现在越来越多的道路实施的是分道驾驶。在必要情况,右侧超车是被允许的,主要是左侧超车道被挡,无法进行超车动作,这时候你就需要借助右侧车道超车,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必须在保证右侧车道没有其他车辆的情况下才能超车。

       还是提醒各位,由于我国是左驾车型,右侧超车时候你必须必得和前车错开一定距离才能看到右侧车道的情况,判断能否超车,所以为了安全起见,右侧超车先观察后方是否有来车,若无先摆出点车头看看情况,在做决定。否则鲁莽并到右侧很可能会发生你想象不到的情况。
 


       怎么样超大货车?

       面对“公路野兽”大家是能远离就远离,但是大家都在路上开车,碰到不可避免。超大货车尤其是长车的时候正确的方法是:先驶离大货车100米左右的距离,观察前方路况,在确保前方路况良好、视线良好的情况下,打超车转向灯、鸣号、闪灯,观察货车的走向,同时超车要及时果断。

       另外不要因为大货车大就跟着它,大货车容易成为遮挡视线的障碍物,而且其本身盲区大,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这对你没好处,所以能离得远远的最好。


       我就静静的超车可以吗?

       “没有一点点防备,也没有一丝丝示意,你就这样出现在我视线里…带给我惊喜…”有时你在路上开的好好的,突然旁边车道的车辆就杀出来,把你吓得够呛,其实超车不示意的情况经常发生,是超车禁忌之一,因为突然出现,会让周边想要超车或者是前方后方车辆措手不及。

       超车前请先打左转向灯和按喇叭示意左边和前方车辆,如果是夜间超车时应变换灯光给与提提示等前车有让路表示后,方可从左侧完成超车动作,别仗着你的车速快技术好就可以直接静静的过。特别是前车的行驶速度明显慢于正常车速时尤其要注意,很可能前车这时的注意力根本不在路上。


       弯道超车很高大上?

       这个词非常熟悉,以往是用来形容赛车超车,现在多指那些企业领导提出的高大上愿景。实际开车中呢?弯道超车就是一种zuo死的行为。弯道不比直道那样,并不是你做好准备工作就一脚油门过去。首先过弯对驾驶员的技术,车辆的底盘、轮胎抓地力还有当下的温度天气等相关,这些都是影响过弯的的因素。再者,弯道超车车辆的重心会发生变化,一旦发生事故,就没有然后了……。最后弯道超车的时候,前方车辆的后视镜是完全看不到你的。所以不管是路面标有允许超车的虚线,总之弯道就不能超车。

       但如果你任性真想弯道超车,我建议你上赛道试试,那样会很爽,可以体验车的极限,前提是技术够好+money够多。最后延伸一下除了弯道,以下这些路况以及行车环境下尽量不要超车。积水路面、冰雪路面、泥泞路面、拐弯路口。理由很简单,车辆在这些路面,轮胎很容易突破抓地力极限。


       怎样才是超车的好时机?

       相信你开车会遇到这样情况,你前方车道的车辆的速度已经影响到整个车道的车流速度,这时候你想要借道超车却发现:打着转向灯却犹豫着,怎么也过不了。

       这个没有约定俗成的套路,但有一点特别重要,就是提前并线。只要发现前车明显慢于车流速度就要想办法提前并线,等你所在车道已经跟相邻车道速度形成很大差距的时候,这时你要借道超车就很困难了。而且这时的并线非常危险。关于这种情况,最好的作法就是发现不对在车速还没有降到最低的时候提前并道,这能减少风险。

       总结:其实开车的知识有很多,而超车是相对复杂的驾驶动作,作为车主要掌握这些正确的技巧,毕竟在路上开车,方便你我他,文明驾驶最重要。

>更多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地方新闻 | 国内新闻 | 国际新闻 | 社会与法 | 社会万象 | 奇闻轶事 | 娱乐热点 | 明星八卦 | 综艺大观 | 影视快讯 | 楼市资讯 | 地产要闻 | 地方特色 | 饮食健康 | 厨房百科
车界动态 | 新车上市 | 购车指南 | 体坛要闻 | 篮球风云 | 国际足球 | 中国足球 | 投资理财 | 证券基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地网,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
本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均为中地网版权所有,部分作品由用户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站新闻爆料:924028811@qq.com  网站广告投放(+86)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   QQ:924028811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2号     黔ICP备12003314号-3 


中地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2
www.chinaerea.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