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柳卿:对广绣艺人来说 每个题材都是新的挑战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7-29 10:42:23
来源: 南方日报

广绣就是‘十指五甲’磨出来的工艺”

  记者初次接触的陆柳卿,衣着朴素,语带乡音,难以想象那些做工考究、精美绝伦的广绣作品竟出自她一双巧手。“老师经常夸我的刺绣在同学中做得最好,我绣的雀仔水灵水灵的,在绣布上呼之欲出,好像会飞一样。”说到自己广绣的威水史,年逾古稀的陆柳卿难掩兴奋,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陆柳卿生于广绣氛围浓厚的黄埔文冲村。虽然家中并无刺绣传统,然而当时村里的刺绣氛围颇为浓厚,随处可以看见绣娘。耳濡目染之下,她自小便对广绣产生浓厚兴趣。1958年,年仅13岁的陆柳卿进入黄埔刺绣社工作,很快就得到师长们的赏识。1963年就被评为技术最高级的八级工,是同级别能手中最年轻的一位。

  因技艺精湛,陆柳卿不久就被调到广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与陈少芳、许炽光、梁柱开等广绣精英共事。研究所还有专门几位美术老师根据他们各自的特点,为他们度身设计各种图稿。1965年,她还有幸受研究所指派前往苏州学习。陆柳卿在传统广绣优秀技艺的基础上,加入了苏绣的乱针绣与平绣,把苏绣的“平、齐、细、密、匀、顺、和、光”与广绣融为一体,开创出独具一格的“陆氏广绣”。

  在陆柳卿的记忆中,当年研究所的工资不薄,但创作条件十分艰苦。“我到现在印象最深的,还是桌上那一盏火水灯(即煤油灯)——那时我们经常要加班加点,又没有电灯,只能借助火水灯微弱的灯光去工作,这对讲求眼手协调并用的广绣工作来说,是很大的考验。”她说。

  由于社会环境的变迁,陆柳卿一度被迫离开广绣行业,转而从事珠绣。更令她心痛的是,大量先前留下的不少佳作因故不翼而飞。然而,她依然没有遗忘娴熟的针法。

  2008年,陆柳卿开设广彩工作室,重操旧业。此后,宝刀未老的她佳作频出,最著名的是长4.1米的巨幅广绣作品《波罗全图》。作品采用金丝绒线在黑色的布面上进行刺绣,记录了虎门珠江口至黄埔鱼珠的古代珠江全貌。为了完成这幅巨作,陆柳卿耗时整整一年。作品在2010年参展上海世博会,并于同年荣获第七届“广州文艺奖”三等奖。

  年逾古稀,陆柳卿最感庆幸的是自己身体仍然硬朗,工作起来眼不花、手不抖,穿针引线样样在行。然而,说起广绣的发展前景,陆柳卿变得有些许忧心忡忡。她表示,要找到合适的传承人十分困难,不少老一辈的大师也因健康缘故而渐渐停止创作。“广绣本来就是‘十指五甲’磨出来的工艺,收入又低,人才流动性很大。”说起最近身边又有一位绣娘,因故离开工作室,陆柳卿不禁摇一摇头。

  如今,陆柳卿在工作室进行培训之余,也身体力行参加公益性教学活动,希望能扩大广绣在年轻人当中的影响力。“只要一天身体条件允许,我都会继续做下去。”

  【大师心声】

  “广绣不但需要继承,更重在‘立新’”

  由始至终,我对广绣这一行都无比热爱。虽然做这一行赚不到多少钱,但广绣已经成为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在只要是看到身边美丽的风景,哪怕是路边的一朵野菊,我都会想将它做成广绣,放在一个小画框里。我现在喜欢创作的题材大部分都是身边的风物,例如荔枝、霸王花等岭南特有的题材,希望广绣能更贴近广东人的生活。

  广绣是考验天分的一门技艺,技艺可以教,水平全靠个人修行。而且,荔枝绣得好的艺人,牡丹未必就能绣得好。我现在已经70多岁了,广绣也已经做了50多年,我仍不敢说已经把广绣钻研透,很多题材我还需要重头学起。在广州亚运会期间,我就尝试以吉祥物、会徽为主题创作了一系列广绣作品。我认为,我们对广绣也不能止步于传承,更需要思考如何“立新”,这门技艺才能不断传承下去。

  【非遗名片】

  广绣是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民间刺绣工艺的总成,是我国“四大名绣”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广绣构图饱满,形象传神,纹理清晰,色泽富丽,针法多样,善于变化的艺术特色闻名。广绣使用的基本材料包括丝绒、真丝、金丝、银丝、金绒等,技法有“钉、垫、拼、贴、缀”五种。从清代开始,广绣产品吸引不少外国订单而行销海外,在国际上广有声誉。

  【大师名片】

  陆柳卿,1945年出生,7岁开始学刺绣,先后在黄埔刺绣社、广东省工艺美术研究所、广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苏州市刺绣艺术研究所、广州市艺华工艺厂工作。2008年在广州市黄埔区文化馆创立陆柳卿广绣工作室,被评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广绣继承人。(南方日报记者 杨逸 实习生 黄紫枫 摄影 南方日报记者 李细华)

>更多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地方新闻 | 国内新闻 | 国际新闻 | 社会与法 | 社会万象 | 奇闻轶事 | 娱乐热点 | 明星八卦 | 综艺大观 | 影视快讯 | 楼市资讯 | 地产要闻 | 地方特色 | 饮食健康 | 厨房百科
车界动态 | 新车上市 | 购车指南 | 体坛要闻 | 篮球风云 | 国际足球 | 中国足球 | 投资理财 | 证券基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地网,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
本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均为中地网版权所有,部分作品由用户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站新闻爆料:924028811@qq.com  网站广告投放(+86)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   QQ:924028811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2号     黔ICP备12003314号-3 


中地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2
www.chinaerea.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