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滴滴收购 Uber 中国?

作者:青锐吴斌
发布时间:2016-08-10 09:23:50
来源: 知乎

说明这一波移动互联网+代驾车的创业浪潮,从争议期正式开始进入收割期了
投资人不用再担心烧钱和亏损的问题,接下来就是一家独大垄断获利的好日子了,大局已定

行业分析我就不说了,评论里太多了,我就说说自己如何两次错过这个风口的事情,亲身经历

我先来科普一下“租车”的这个行业。按照实际来说,分为长租和短租;按照有没有司机来说,分为自驾和代驾;按照约车的方式来说,分为传统叫车和互联网约车。2012年,我正在创业公司车速递租车担任副总,管一堆杂事,也管融资。我们当时做的业务是连锁自驾短租,这个业务本身管理难度是很高的。就拿租期和check in/out来举例,和酒店管理比,酒店的租期以天为单位,按时退房基本没有问题,退房手续简单,极少有人会损坏房间设备,损坏了也愿意标准化付款;而短租自驾车的车时分布是以半天甚至三分之一天为单位,计费复杂,而按时取车按时还车经常出现问题,车时衔接极难,车损概率较大且完全不标准化,且还车时一旦发现车损,后续就更加麻烦。当然,更别说偷车骗车的问题了,这个中国特色的问题耗费了大量的成本和精力。

因为难度高,当时能做这块的团队很少,我们的竞争对手只有神州、一嗨、还有广州的瑞卡,以及深圳至尊。这个行业非常痛苦,在经营方面,一边做的非常累,一边还持续亏损,来自神州的持续烧钱价格战,似乎永远不会停止。在融资方面,在大半年内见了几十个投资人,但在联想控股并购神州后,没有财务投资机构再敢向我们其他几家机构下注。但我在那个时间点已经很确认,这些都是表象。真正的原因在于,在中国的环境下,自驾租车的需求,是一个典型的鸡肋需求,而需求疲软且无法培养的情况下,做什么都会是困难的。想来想去,觉得只有新型的代驾租车才是更可发展的道路。其实,我们曾经是想筹备类似uber这样的项目的。

为什么说在中国的交通出行领域,自驾租车是鸡肋需求呢?对比自驾租车之所以曾经在美国风行的原因,中国当时却完全已经是反的。1,美国人力成本极高,传统代驾租车(非出租车)那种,真是富豪才能享用,中国的人力成本低,自驾相对于有司机的代驾租车(比如锦江、巴士),成本优势并不像国外这么明显;2,美国出租车极贵,中国的出租车比普通代驾租车还便宜,出租车事实上是在用纳税人的钱做补贴的,是一种更普及的代驾,对市内自驾租车形成了巨大的压制;3,美国除了纽约外,其实公交系统并不发达,而中国几个人口最密集的核心大城市已经形成了先进的地铁系统;4,美国是个大农村,城际交通基本靠公路,而中国已经建成了世界领先的高铁系统,完全压制了长三角、珠三角的城际自驾租车需求(没有人会傻到非得自己开个3小时车从上海到杭州去谈项目吧);5,美国自驾租车中异地客户占比大,且很多事个人,机场店多,而中国,一旦是异地客户,大多是商旅的,是可以开发票报销的。既然能报销,谁还愿意自己开?因为上述种种原因,我认为自驾在中国是很难的,应用比较窄,巨大的市场在代驾,这趋势是十年二十年都难以改变的。有人说自驾租车,是成本低的共享方式,其实不然,代驾租车才是真正的共享,才是能真正提高效率的方式。

那么,怎么做代驾呢?行业外的人可能不知道,中国的代驾车是垄断拍照制的,出租车是牌照制,像首汽、锦江、巴士之类的普通代驾车同样是牌照制,且大多在国企手里。普通人,你是不能随便代驾的。那怎么办呢,有两种办法,第一种是自己做互联网平台,然后利用上面这些用牌照的车来服务;第二种是将范围扩大,顶风动用无代驾牌照的社会车辆。其实滴滴在国内做的并不算早,在2010-2011的时候,国外已经有好几家公司在做互联网代驾的事情,和今天的uber一样,而国内也有易到更早在做代驾接送机的业务了。在2012年年中的时候,我们曾经设想开辟一个新业务,就是互联网约代驾车的平台,类似上面那几家国外创业公司,以及国内的易到,但始终犹豫不决,最后选择了放弃,因为自驾那块业务本身太牵扯精力了,也找不到合适的人来领衔新业务。这是第一次错过这个风口,这是站在创业者的位置。非常可惜,真是非常可惜,如果当时来做的话,当然能成为今天的滴滴的可能性还是不大,但站在风口最前面,还是有机会的。

然后,在2012年下半年开始,摇摇、滴滴、快的、大黄蜂等都陆续出现了,风口来了,滴滴这样的公司通过切入出租车,取得了非常好的快速扩张效果,但这个时候,大多数投资人都是不认可的这种模式的。有认为随时会因为牌照被取缔的,也有认为其实没有真正提高效率属于瞎烧钱的。但我因为在这个行业里面,是非常坚信这个模式要爆发了,但因为自己没法做,就转而开始讨论投资。在2013年初,这几家的融资其实都不算顺利,还是大部分投资人不看好,处于低谷期,我当时和易到的周航总聊的不错,其实是很想投一下易到的,也很看好易到的运营能力。当时我的竞争对手神州已经在联想控股的担保下从银行大量掏钱,车辆数达到了3万辆,我们用自己的钱再加个200辆,还是加个500辆,都越来越无足轻重,而200辆车的钱,投给互联网代驾平台,那换来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但是,还是非常可惜,后来第二次错过了这个风口,这次是作为投资者的角色。如果当时投了易到,或者滴滴、快的里的任何一家,财务回报是非常大的。但因为那时候突然来了几家投资机构来谈我们本身的融资事宜,轻重缓解判断之下,只能先谈我们自己融资的事情,结果又耽搁了几个月,结果2013年下半年后,投资市场更热了,O2O投资的疯狂大潮来了,在这个时间点以后,我已经越来越难去投资这一波代驾约车项目了。2014年,车速递租车终于被并购,我们创始团队退出了股权,有闲有钱,而这个时候,滴滴、易到的估值都已经涨到了天上去了,想投也投不进去了,机会已经消失了。

非常可惜。我一直知道互联网代驾约车是中国的刚需,是交通领域最合适最快速的创业方式,必然要火。我也早已经说过,烧钱,补贴,互撕,都没有任何关系,最终会出现一家垄断性的大平台,然后才开始疯狂收钱,未来的盈利将恐怖到所有怀疑它的土鳖们惊掉下巴。这就是互联网,这就是这个时代的激情所在。可惜,我没能参与。

2016年8月1日,滴滴宣布收购uber,uber成为滴滴大股东。这一天,终于到了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青锐吴斌

>更多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地方新闻 | 国内新闻 | 国际新闻 | 社会与法 | 社会万象 | 奇闻轶事 | 娱乐热点 | 明星八卦 | 综艺大观 | 影视快讯 | 楼市资讯 | 地产要闻 | 地方特色 | 饮食健康 | 厨房百科
车界动态 | 新车上市 | 购车指南 | 体坛要闻 | 篮球风云 | 国际足球 | 中国足球 | 投资理财 | 证券基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地网,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
本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均为中地网版权所有,部分作品由用户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站新闻爆料:924028811@qq.com  网站广告投放(+86)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   QQ:924028811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2号     黔ICP备12003314号-3 


中地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2
www.chinaerea.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