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听同一首乐曲让人更专注?
参考消息网6月30日报道 据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经济新闻网6月27日报道,人们习惯在跑步、烹饪或工作时听音乐。专家指出,在进行这些活动时总是听同一首乐曲,有助于提高专注力和工作效率,因为大脑已经习惯于快速进入保持注意力的状态。
神经科学家弗里德丽克·法布里蒂乌斯解释说,她使用这个方法已有多年。她的每一天从听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开始。她说:“听到开头的几个音符,我的大脑就识别出这是该集中精神的信号了。”
法布里蒂乌斯表示:“当你的目标是集中注意力时,通过始终听同一首乐曲,你可以让大脑流畅运行和保持专注。这为大脑创造了一种仪式感,你将建立一个非常强大的联系。”她的建议基于重复原则:持续播放同一首乐曲,开头的音符就会变成一个自动触发专注的刺激信号。
她强调,这种机制得到了个人经验和关于音乐对认知功能影响的科学研究的支持。根据她的观点,反复聆听一首乐曲有助于思维更快进入高效工作模式。
法布里蒂乌斯指出,要达到这一目的,巴赫等创作的古典音乐作品尤为有效,因为它们能促进注意力,且不包含听觉干扰或人声内容。这有助于为需要保持注意力的任务创造一个稳定且有利的心理环境。
发表在英国《科学报告》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支持了这一观点。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舒缓且有序的音乐对学习和休息都有益处。研究论文作者们建议选择速度适中、节奏模式可预测且噪音水平低的旋律,以促进认知表现。
相反,像电子音乐或迪斯科这样以快节奏和多变化为特征的曲风,则可能妨碍注意力。根据研究,这些类型的音乐会引入突然的刺激,扰乱精神集中,使得长时间保持注意力变得更加困难。
法布里蒂乌斯所用方法中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是所选乐曲的时长。《哥德堡变奏曲》长约90分钟,便于进行长时间工作而无需更换乐曲,这有助于规避外部干扰或不必要的决策。
这位神经科学家提醒称,尽管该方法有效,但对音乐的情绪反应是高度个人化的。有些人可能对某一具体作品反应良好,而另一些人则无法体验到同样的益处。因此,她建议不断试错,直至找到最适合每个人的那首作品。
近年来,这种策略在不同学科的专业人士中越来越受欢迎。他们正在寻找能提高绩效、却无需借助更具侵入性的外部刺激的简单方法。有计划地使用音乐成为一种提高生产力的低成本且易获取的工具。
随着应用神经科学和工作习惯研究的深入,人们对将听觉资源融入日常生活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在日益严苛的工作环境中,创造个性化的声音环境可能是应对专注力挑战的关键之一。(编译/韩超)
- 总听同一首乐曲让人更专注?2025-07-01 02:07:18
- 新型“电子墨水”打印出可折叠电路2025-07-01 02:07:27
- 日本大型主力火箭H2A谢幕2025-07-01 02:07:23
- 低温技术改善量子芯片性能2025-07-01 02:07:54
- 科学家发现地震波异常加速原因2025-07-01 02:07:28
- 中国电建:全球最大电源侧电化学储能项目开工2025-06-30 03:06:34
- 塔塔40GWh电池工厂2027年投产,为欧洲最大的电车电池工厂之一2025-06-30 03:06:27
- 广西如何端稳“果盘子”06-30
- 我国首个发电行业大模型“擎源”发布 模型参数达千亿级别06-30
- 高通Nakul Duggal:以“骁龙数字底盘”驱动汽车行业创新,携手中06-30
- 湖北省第十五届导游大赛举行 “文化传播工程师”赋能旅游强省建设06-29
- “文化+ 商业”催生消费新场景 点亮城市消费活力06-29
- 第三届拉美中国文化巡回展在巴西圣保罗开幕06-29
- 央广财评|金融活水精准支持 多管齐下激活消费潜力06-29
- “南繁硅谷”中的广东科技力量|科学驿站06-29
- “美国优先”带给世界更多不确定性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