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药品可望进入智能包装时代 具有成本低、便捷等优势
人们购买食品药品时习惯于靠生产日期判断其是否变质,而以牛奶、疫苗为代表的需冷链运输的食品药品,单靠生产日期无法监控质量而成为盲区。
食品药品可望进入智能包装时代
科技日报北京8月19日电 (记者刘晓军)人们购买食品药品时习惯于靠生产日期判断其是否变质,而以牛奶、疫苗为代表的需冷链运输的食品药品,单靠生产日期无法监控质量而成为盲区。采用纳米技术的“智能标签”附着于商品的外包装,通过由绿到红的颜色渐变,可以直观识别出质量是新鲜或变质。北京无菌包装产业发展论坛上,这种新型“智能标签”因能有效解决食品药品的冷链全程监控问题受到广泛关注。
中国科学院院士、专利技术首席发明人、北京大学教授严纯华介绍有关技术研发背景时表示,这项实时监控“易变质物品”的国家发明专利,是功能纳米材料领域的科技进步,随着这项技术研发的继续深入,将为食品药品智能化包装提供广阔的应用前景。
据了解,世界首款“智能标签”是北京大学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与香港中文大学合作开发的技术。基本原理是,随着时间推移,金属银逐渐沉积在金纳米颗粒上,形成厚度连续变化的壳层,改变了纳米颗粒的尺寸、形状和化学组成,从而使标签改变颜色,且其变色速率与时间和温度精准耦合。
据介绍,该“智能标签”可实时、可视化、精准监控食品和药品的储运和保存温度,保障食品和药品的品质安全。标签的监控范围在-10℃至70℃,基本满足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疫苗运输标准(48小时内保持温度-5℃到43℃),且具有成本低廉、安全便捷、直观显示、兼容性强和应用广泛等优势。
- 三星千亿投资比亚迪,看中的竟不是电动车业务?(图文)2016-08-22 10:08:28
- 食品药品可望进入智能包装时代 具有成本低、便捷等优势2016-08-20 03:08:42
- 中科院工业生物技术西部应用研发中心落户成都天府新区2016-08-20 03:08:02
- 双周协商座谈会 围绕"国际科技合作与大科学计划"献策2016-08-20 03:08:32
- 英国计划修建全球最大海上风电场2016-08-20 03:08:17
- 影创科技再曝新品献礼微软加速器八期团队启航仪式2016-08-20 03:08:47
- 2016年全国驴产业技术创新大会举行2016-08-20 03:08:08
- 辽宁沈阳:“硬核混搭”提升文旅“心价比”05-10
- 山西太原:集章“打卡”,逛不腻05-10
- 更多外国人晒出“中国游”体验05-10
- 广东:一体化服务迎客来05-10
- 中俄艺术家全新合作版《叶甫盖尼·奥涅金》上演05-10
- “中国购”接棒 入境游持续迸发强劲活力05-10
- 全国157家培养单位已设立科技小院1800余个05-10
- 早期脊椎动物古椎鱼演化之谜揭开05-10
- 大力传承老一辈科学家求真务实光荣传统 ——中国科学院举办青年先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