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问题改” 确保“两学一做”实效
前不久,中共中央召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座谈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出席并讲话,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联系党员干部思想和工作实际,把解决问题贯穿学习教育全过程,务求取得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效。
解决问题是确保学习取得实效的有力举措,是把学和做紧密结合起来的关键纽带。只学不做,不解决问题,学做就成了“两张皮”,流于形式。只有实实在在地找到问题,找准问题,针对问题改,形成学做结合的常态,才能巩固学习教育的成果。
首先,解决问题要有问题意识。事物有客观规律,矛盾是客观存在的,需要去发现和研究,并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要会想问题,想问题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以理论为基础,用实践作检验,细心观察,积极思考,触类旁通,举一反三,避免思想僵化,这样想问题才有现实意义。能看到问题、发现问题是一种能力。没有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有的人犯了懒症、惰症,不想动脑,不去行动,自然发现不了问题;有的人害怕发现问题,甚至费尽心机掩盖问题、回避问题。克服这些,就要勤于动脑、敢于碰硬、善于动真,把发现问题当作一种进步,累积经验。要能看到思想上不坚定、不正确、不努力的一面,要能发现工作中不适应、不合理、不科学的地方,作为党员干部要常思考怎样做符合中央要求,符合群众期待,符合党员身份,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其次,解决问题要看到问题本质。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不管什么问题,只有看清本质,有针对性地去改,才能标本兼治,否则浮光掠影,流于形式,能治其表,解决不了根本。发现问题的本质,需要多角度思考,拓展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主动观察,善于总结经验。要运用科学的态度,对学习中发现的复杂问题,由表及里、由此及彼,深入研究,分析问题的成因和规律,把握趋势和方向,才能找准问题症结,抓住本质。
最后,解决问题要有正确方法。一是决心很重要。世上没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只有不敢解决问题的人。要有不回避问题、不畏惧问题的担当和勇于破解问题的决心。二要多听取群众的意见。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智慧的源泉,群众的意见最诚恳,群众的办法最管用,要广开言路,多听诤言;要对问题一针见血,不能隔靴搔痒,要把问题成因搞清楚,症结找准确,只有这样,才能对症下药,提出针对性的见解,采取有效的措施。三要持之以恒。这是做事成功必备的一项基本素质。有的问题具有顽固性,必须要有钉钉子的精神,坚持一锤一锤敲,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去解决。滴水穿石,绳锯木断,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持续发力,根治顽症。(作者 中共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委组织部 陆鹏)
- 从《哪吒2》到LABUBU——爆款折射中国文化自信与创造活力2025-06-28 02:06:19
- 夏季达沃斯论坛|这里有一场文化盛宴,让人流连忘返!2025-06-28 02:06:57
- “清新福建”文旅推介会暨海丝文化精品展在开罗举行2025-06-28 02:06:27
- 强化航空安全,多地持续升级充电宝管理2025-06-28 02:06:27
- 高铁出行新福利!铁路“轻装行”服务6月28日启动2025-06-28 02:06:40
- 国务院常务会议解读丨惠企利民!“高效办成一件事”又有新部署2025-06-28 02:06:37
- “津牌”科技展品吸引全球目光 新质生产力成热议焦点2025-06-26 04: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