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文博系统代表畅谈文物保护与文明传承的初心与坚守

作者:宋雪
发布时间:2025-05-10 15:02:25
来源: 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4月29日消息(记者 宋雪)文物筑牢文明之基,文物传承文明根脉,文物事业发展的每一项成就背后都凝聚着每一位文物保护工作者的智慧与坚守。4月28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邀请五位文物保护领域的代表围绕“加强文物保护 传承中华文明”主题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

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副所长夏格旺堆、敦煌研究院文化弘扬部副部长宋淑霞、北京市延庆区八达岭镇石峡村长城保护员刘红岩、吐鲁番学研究院考古研究所负责人王龙、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合作中心副研究馆员刘汉兴结合自身工作经历,向中外记者分享了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择一事终一生”的初心与坚守。

吐鲁番学研究院考古研究所负责人、副研究员王龙分享了“三普”期间徒步丈量坎儿井、与村民共同守护文化遗产的感人故事。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期间,王龙作为吐鲁番区域的文物普查指导员,牵头组织实施了吐鲁番北部天山区域天山孔道专项调查项目,走遍了北部天山的每一个峡谷、每一个河湾,新发现古墓葬、古遗址、古岩画、古建筑74处。

敦煌研究院文物弘扬部副部长、副研究员宋淑霞20余年来往来奔走于莫高窟735个洞窟之间,为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们讲述戈壁特色的敦煌文化,帮助他们了解敦煌、爱上敦煌。寒来暑往间,她也不知不觉地在莫高窟文化的影响下,在一代代莫高人的精神感召下,成长为新一代莫高人。

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副所长、三级研究馆员夏格旺堆从事文物考古工作接近30年,曾负责过西藏博物馆基本陈列“历史文化”展厅的内容设计和脚本撰写。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成立后,他前后参与了将近100个项目的田野工作,主持的西藏康马玛不错遗址入选了前一段时间刚公布的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北京市延庆区八达岭镇石峡村长城保护员刘红岩从小在长城边长大,她讲述了如何从小受长城守护员舅舅的影响,从普通村民接力成为长城守护员的故事。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合作中心副研究员刘汉兴主要从事国际合作文物保护研究,承担了柬埔寨吴哥古迹王宫遗址项目,尼泊尔努瓦科特王宫修复一期项目。在工程修复过程中,他高标准要求自己,严把工程质量和安全,精心丈量和测绘每一块石构件和出土文物,把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和理念充分保留在吴哥遗址的古迹上。

>更多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地方新闻 | 国内新闻 | 国际新闻 | 社会与法 | 社会万象 | 奇闻轶事 | 娱乐热点 | 明星八卦 | 综艺大观 | 影视快讯 | 楼市资讯 | 地产要闻 | 地方特色 | 饮食健康 | 厨房百科
车界动态 | 新车上市 | 购车指南 | 体坛要闻 | 篮球风云 | 国际足球 | 中国足球 | 投资理财 | 证券基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地网,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
本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均为中地网版权所有,部分作品由用户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站新闻爆料:924028811@qq.com  网站广告投放:15086320111   QQ:924028811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2号     黔ICP备12003314号-3 


中地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www.chinaerea.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