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大观年制篆字铭文款钧窑海棠式洗(图文)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9-01 22:01:34
来源: 新华网

  杭州“庆宜堂”珍藏宋“大觀年制”篆字铭文款钧窑海棠式洗,口径24.8cm,通高8.2cm,圈足17.8cm。通体施凝厚之乳光釉,釉层肥润,七瓣海棠的瓣折中间有七枚鼓钉突起,弧形浅腹。圈足平底,不施釉。器身外弧腹呈玫瑰紫色。洗里面施天青色釉,釉汁中隐现短曲线,业内所谓“蚯蚓走泥纹”是也,并隐有细小棕眼。器底涂以老油纸色金酱釉,上再覆施块状的蟹甲青釉。器底正中刻“大觀年制”四篆字,阳文凸起,中间填以真金粉。外框有阴刻线长方形简练装饰纹。在洗里底面正中间现圆形以阳文凸起镌刻铭文:“汝州建青窑,而学柴周工,柴已不可得,汝尚逢乙弍。”又落一款在小长方框内“比德”。铭文与里底呈同心圆,环绕圆周镌刻谷穗纹饰之。

  大观年号乃宋徽宗赵佶称帝时第三个年号。此年号历四年,当在公元1107年—1110年。赵佶是北宋最后第二个皇帝,政治腐败无能却精通文艺。

  考宋代钧窑亦出现过文字与数字,但唯以数字“甲乙丙丁”、“一至十”为记号。数字愈小则器形愈大。此前在瓷器上镌有年号及长篇铭文者并无出现。故按此器之造型、施釉、镌刻、填金粉之考究、华丽,应为当时所仅有者,确实在北宋末汝窑尚逢乙弍,而柴窑已经没有了,只是记载中的传说而已。宋徽宗是当时的杰出书法家,洗乃文房用品中的必需品,而下令匠人制作应在情理之中。因为此前尚无先例,所以我们认为此器乃存世首例北宋钧窑之官窑作品,并是罕见之孤品。另外此器的铭文外圈谷穗、鼓钉纹饰、沿革了唐代金银器中的装饰纹样,继承发展了传统风格,就连篆文亦是唐代篆字的风范。曾见清朝乾隆帝在其收藏的宋瓷品上再加刻款,不过是为防盗、防伪、炫耀自己而作,反被后人认为画蛇添足。

  此器今归“庆宜堂”(原名“修德堂”)堂主,资深鉴定、收藏家金珲(阿龙)所有。阿龙少年时即喜爱收藏研究字画古玩,于1995年新婚之际由河南开封老岳父郑重赠予此礼物,大喜过望,经数载研究与专家考证,一致确定为真品无疑。今将此器公之于世,以飨同好,并志收藏之奇缘也。

>更多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地方新闻 | 国内新闻 | 国际新闻 | 社会与法 | 社会万象 | 奇闻轶事 | 娱乐热点 | 明星八卦 | 综艺大观 | 影视快讯 | 楼市资讯 | 地产要闻 | 地方特色 | 饮食健康 | 厨房百科
车界动态 | 新车上市 | 购车指南 | 体坛要闻 | 篮球风云 | 国际足球 | 中国足球 | 投资理财 | 证券基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中地网,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
本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均为中地网版权所有,部分作品由用户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站新闻爆料:924028811@qq.com  网站广告投放(+86)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   QQ:924028811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2号     黔ICP备12003314号-3 


中地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2
www.chinaerea.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