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现场(央广网记者 赵贝贝 摄)
近年来,云南省通过建立健全“工会+法院+检察院+人社+司法行政”协作联动机制形成有效合力,在依法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局中彰显担当作为。
云南省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金勇介绍,为坚决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云南省总工会凝聚资源力量,完善职工群众权益维护机制。健全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制度、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主动参与人大执法检查、政协视察,推动涉工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实施。积极参与《社会保险法》《云南省劳动监察条例》执法检查调研,修订《云南省实施〈工会法〉办法》。同时,与省高院、省检察院印发协同推进运用工会劳动法律监督“一函两书”制度的通知,联合省人社厅、省司法厅等部门召开推进会,全面推行“一函两书”制度,推动劳动法律法规执行监督。全省工会共建立劳动法律监督组织2.23万个,去年完成1.7万名监督员培训取证工作。
金勇介绍,云南省总工会指导各级工会劳动争议调解服务资源入驻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全面提升劳动争议调解质效。2023至2024年,全省法院委托工会调解案件2.66万件,调解成功2.19万件,调解成功率达82.37%。同时,深入开展“检护民生”“检察护企”专项行动,2024年我省各级检察机关对权益受损但无力起诉的特定群体,支持提起诉讼1700余件,帮助1.5万余名劳动者兑现劳动报酬近2亿元,办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维权案件8000余件。
此外,云南省总工会、云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7部门联合印发《云南省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服务“集中行动季”方案》,创新推出规范一批企业劳动用工、成立一批工会组织、帮助解决一批困难问题等8项重点举措。同时落实关爱服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十件实事”,开展公益法律服务、疗休养、职工医疗互助、移动体检等活动,切实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办实事、解难题。以商圈、园区、企业为重点,建立94个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一站式调解中心,提供高效便捷的解纷服务。
据悉,云南省总工会还与省高院、省检察院、省人社厅、省司法厅出台《云南工会参与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操作指引》,充分发挥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司法建议、检察监督、劳动保障监察和仲裁调解、人民调解的作用,引导企业、职工优先选择协商调解方式有效化解劳动争议。还成立了省总工会劳动争议联合调解中心,建设运行了“云南省总工会12351服务职工热线”,为职工群众提供“7×24小时”全天候不断档服务,2024年,热线服务总量近5万通,服务职工群众6.4万人次,并通过法律援助、办理劳动争议调处案件,为职工群众直接挽回经济损失7000余万元。
现场,还发布了10个典型案例,涉及职工休息休假、工伤赔偿、劳动报酬、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等多个方面,充分体现五方协作联动机制推动解决职工急难愁盼的工作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