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缓慢叙事中呈现陪伴真谛
短篇小说《午宴图》(刊发于《西部》2025年第2期)
在缓慢叙事中呈现陪伴真谛
【近作速览】
作者:孙 伟(《西部》杂志编辑)
安徽作家洪放的小说《午宴图》聚焦了一对重组家庭的近九旬老人的婚恋故事。在朝夕相伴生活了16年后,初丽确知自己得了不治之症时日无多,为了不拖累老伴老闵,坚持卖掉陪伴他们16年的房子,各自搬回儿女家,毅然面对余生,坦然迎接死亡的到来。分别这天,他们一起为彼此,也为各自的儿女准备了一顿丰盛的最后的午餐。
小说一万三千多字,写了老两口从起床到午饭后大半天的时光,用诸多富有烟火气息的动人细节,闪回勾连出16年相濡以沫的平凡的爱情生活。其中,作家洪放叙事的缓慢和耐心,让人惊异。在如此体量的短篇小说中,采取这种中长篇小说才常用的叙事策略,着实有冒险之嫌。正如评论家徐晨亮在推荐语中所写:“对于短篇小说而言,书写迂缓、细微与缄默,更能体现写作的难度。”
“其实呢,这是青桐城秋天里最平常的一个日子。是深秋。树叶都开始落了,一楼的小院子里,也飘来了不少黄色的梧桐叶,外面人行道上,就种着一排有些年头的梧桐。”小说起笔就如平静湖水般,慢镜头渐次呈现了“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的情境和场域,为整篇小说奠定了舒缓伤感的叙事基调。且看老两口是如何共同做最后的午餐的——“初丽一直站在老闵身后,看他炒菜,看他装盘,看他将装好的菜盘递给她。她端着盘子,送到桌上,然后再回来,看着老闵炒菜,装盘,再伸出手,等着老闵将盘子递给她。”“老闵将最后一个紫菜蛋汤递到初丽手上,转身定定地望着窗外。窗外有两棵花树,紫薇和丁香。”
最感人至深的是老两口的分别场景——“小志扶着老闵,上车时,老闵脚抬不起来,小志让他先靠在自己身上,然后和儿子一起,用手帮老闵先将左脚挪进车子,再挪屁股,老闵大半个身子坐到了座位上,再将右脚挪进去。初丽一直在前面车子里伸着头,看着老闵左脚进了车子,屁股进了车子,大半身进了车子,右脚最后也进了车子。她缩回头,说,走吧,走吧!”
之所以不吝引述,是因为这些有意减缓的语速,放慢的节奏,甚至延长和重复叙述的某个关键意象,极大地增强了人物感染力和表达效果,让读者有充裕的时间身临其境,产生“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停滞感,从而与人物产生彻底而深沉的共情。从某种意义上说,缓慢是这篇短篇小说最大的修辞。
小说艺术没有定法和定式,核心是塑造有血有肉有灵有魂的人物。一切技法以人物和故事本身为出发点。从这个角度说,作家就是他笔下人物的役使。可以说,作家洪放在这篇小说无疑把缓慢的修辞运用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俗话说,少年夫妻老来伴,老年人的爱情更多是三餐四季的陪伴。小说《午宴图》就是想让老闵和初丽老年的爱情永续,让生命得以挽留,让世间一切美好放慢脚步。
《光明日报》(2025年05月14日 14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 摄影与文学:借鉴与反哺2025-05-14 04:05:50
- 跟着文学去旅行缘何受欢迎2025-05-14 04:05:30
- 细微与通透——《小鱼大河》的诗性境界2025-05-14 04:05:21
- 在缓慢叙事中呈现陪伴真谛2025-05-14 04:05:25
- 《高水平开放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出版2024-01-25 06:01:25
- 诗人田湘汉英双语诗集《雪人》品读会举办2016-09-17 04:09:53
- 仰望星空 放飞幻想2016-08-22 10:0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