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打造面向东盟开放新格局
文化交流互鉴 青年“破圈”成长 经贸往来频繁
贵州打造面向东盟开放新格局
今年是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连续举办的第18年。作为中国—东盟政府间唯一以教育为主题的交流合作平台,交流周从最初单一的教育合作,拓展为科技、文化、卫生、旅游、体育、商贸等多领域协同发展的国家级人文交流品牌,在多领域取得丰硕成果。
多年来,通过中国与东盟国家积极实施“中国—东盟千校携手计划”“中国东盟青年语言互通计划”“中国—东盟多彩智慧学院”等品牌项目,不断扩大校长、教师、学生等互访,友好交流、校际合作持续深化。据统计,在黔留学生中,超过70%来自东盟国家。
贵州大学与泰国皇太后大学合作举办的植物病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项目,填补贵州与东盟国家中外合作办学的空白;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在柬埔寨设立丝路学院,开创贵州高职院校海外办学先河……从高等教育到职业教育、再到基础教育,贵州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中外师生双向交流、中外合作办学等方面均实现新突破,借助交流周平台,贵州不断探索教育相通、人文相融的开放路径。
通过“教育+文体旅”融合,更多东盟青年依托交流周这个开放平台,通过“桥”见贵州、知行贵州、汉语桥等活动,外国青年实地感受中国改革发展成效,认识多彩贵州,触摸中国脉动。
在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展示中心见证贵州从“数据洼地”到“算力高地”的蜕变,在贵州乡村振兴馆体会“直播带货”打通农产品上行链路,在讲座中走进中国传统哲学的深邃世界……6月底,来自俄罗斯、泰国、日本、越南等多个国家的青年学子在贵州开启一段充满惊喜与收获的行程。
泰国籍来华留学生乔美玲对贵州发展大数据取得的成就很感兴趣,在参观时格外认真。她说,此次“知行贵州”丝绸之路青年交流计划为她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认识贵州的新窗口。
合作不仅于教育,地缘相近、文缘相连、商缘相通,使贵州在推动与东盟国家的交流合作中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贵州把东南亚作为对外开放主方向,商贸往来频繁。据贵阳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至5月,贵州对RCEP国家的进出口总额约92.7亿元;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310份,同比增长40.3%。
今年,交流周将围绕集中展示中国—东盟人文交流成果,丰富拓展交流周平台功能,深化“教育+”项目模式创新,吸引更广泛的东盟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参与到中国—东盟教育和人文交流活动中来,打造形成具有规模效应和经济社会效益的中国—东盟教育和人文交流活动品牌,为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发挥积极作用。(记者 袁航)
- 贵州打造面向东盟开放新格局2025-07-21 05:07:02
- 贵州省设立首个国家级城市生态定位观测站2025-07-21 04:07:17
- 科技赋能插秧季 智慧农机现田间2025-06-09 07:06:27
- 贵州修文:“机器蜜蜂”为猕猴桃授粉2025-05-17 11:05:08
- “实”干推动基层创新 记贵州中烟毕节卷烟厂制丝车间主任陈实2018-07-04 08:07:11
- “多喝热水”惹人恼? 多喝热水竟有7个好处2016-07-09 03:07:33
- 女人如何养护皮肤 清洁皮肤注意4个要点2016-07-09 03:07:57
- 贵州打造面向东盟开放新格局07-21
- 贵州省设立首个国家级城市生态定位观测站07-21
- 清凉“六马”激情十年07-21
- “火”力全开!贵州毕节万人点燃火把夜07-21
- 新消费赛道活力迸发07-21
- 爱心助力村超重启07-21
- 奔跑,一座城市最美的姿态07-21
- 2025贵州野玉海・海坪彝族火把季启幕07-19
- “美中友谊需要下一代继续传递”——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贵州寻迹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