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光明 点亮人生
灯”,无论是看字形还是听读音,都给人以恍惚间带来明亮的感觉。一个能提灯前行追梦的人,在外人看来是幸运的,因为有了灯,路就更加清楚、梦也变得清晰。那么到底,将灯视为“魂”的人,与灯又有些什么故事?7月28日,记者有幸采访到《陕西名家写灯画灯集》主编薛勇先生,听他来讲述和灯之间的故事。
与灯结缘 体现中国哲学是光明的身影
被问起“灯”在生活、生命里是怎样的一种存在,薛勇先生不假思索的回答到:“我是灯的人,灯,是我的魂。”在长达20多年的古灯收藏生涯中,时间像黏合剂,把人和物件,魂与灵性,紧密的贴合在了一起。
从简单的把玩,到潜心的研究,时间让他对灯已不仅仅是喜欢,而是痴迷。20年,论付出的心血,儿童亦可长大成才,但置于灯呢?薛勇先生觉得“20年”在时间长度并不足以算得上长久,在他看来,上溯战国下至民国,最“年轻”的灯具也有着“20年”数倍的积淀和凝聚。“它们不仅仅是过去千家万户离不开的日用品,更表现出了当时人们的智慧,见证了以家为单位的小型社会的历史变迁,而在今天看来它们是值得珍藏的艺术品。体现了中国人的哲学思想、美学观念以及精神向往。” 简单来说,灯是光明的身影,时间的留影,历史的缩影,文明的显影,以及吉祥的化影。
西安与灯 古城人才辈出皆与灯有故事
唐朝的盛世繁华,让市民有了更为丰富的生活体验。单单唐朝一个朝代,就有不少咏灯的诗句流传。像李昪的《咏灯》“一点分明值万金,开时惟怕冷风侵。主人若也勤挑拨,敢向尊前不尽心。”和徐夤的《咏灯》:“分影由来恨不同,绿窗孤馆两何穷。荧煌短焰长疑暗,零落残花旋委空。几处隔帘愁夜雨,谁家当户怯秋风。莫言明灭无多事,曾比人生一世中。”等等,这些都是一幅幅生动的、值得我们回味的画卷。
而冥冥之中,作为唐朝的都城长安,现在的西安,和灯的渊源与故事,也分外的多。
在薛勇先生看来,西安作为享誉中外的古城,书画名家人才也是相当多的。“他们每个人都有一段在灯下读书、写字、画画的经历,他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和灯有关的故事。”以画作的形式,把故事留下来,在他看来是古灯想要“重新点亮”的最好方式。
古灯新亮 继续传承离不开友人的支持
“请书画家写灯画灯,或许是一个弘扬灯文化的好方式。”这一简单朴素的想法,得到了西安不少书画界友人的支持响应。著名哲理画大家、西安美术学院党委书记王家春先生率先在第一时间画出了他笔下的灯。不仅奉上了画作,他还号召大家在写灯画灯之余,要以灯喻理,以灯育人。 众人“点”灯,光芒亮。在雷珍民、赵熊、费秉勋、吴克敬、姜怡翔、刘西杰等大家的支持下,薛勇先生征集到了100多幅有关灯的题材的书画作品。而更让薛勇先生感动、感激的是,他们还将自己对灯文化的理解和看法,融汇在了画作里。一盏盏在卷轴上点亮的灯,像是点亮了他心里的灯,照亮了灯文化弘扬、传承的路。
“古灯新亮,明灯常明。”这是薛勇先生的愿望,也是作为灯的人,对光明、对文化永远不变的追求。(记者 陈怡文)
- 陕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舞蹈表演赛项落幕2025-04-20 07:04:00
- 有一种历史常识错误叫“穿越”2016-08-10 09:08:50
- 病态的中国年轻人聚餐喝酒文化2016-08-10 09:08:50
- 陈双:民族秘史的文化意蕴2016-08-10 09:08:50
- 关于情怀——献给博汇工作室的诞生2016-08-10 09:08:50
- 哪怕是一个卑微者都有自己的精彩2016-08-10 09:08:50
- 生命中有过的灿烂 都需用寂寞来偿还(图文)2016-08-10 09:08:50
- 中国画在意大利绽放盎然生机05-12
- 马背上的司法长歌05-11
- 山深不偏远 边界有远戚——紫云猴场镇的“突围记”05-11
- 馥郁芬芳母亲节 康乃馨C位出道,创意花礼惊艳全场05-11
- 6月20日起,铜仁⇄北京航线有调整05-11
- 领略抹茶魅力 见证融合创新05-11
- 梵净抹茶书写中国茶产业新传奇05-11
- 2025年第二届“铜仁杯”业余围棋公开赛落子05-11
- 第一届梵净山西线“登山见未来”登高赛鸣枪开跑05-11